日本精進肉計畫 讓高中生也做得出細胞培養肉
隨著生化科技的進步,實驗室中已經做得出細胞培養肉,未來可望取代農場中的牲畜,而日本「精進肉計畫」更讓高中生開始嘗試自己在家生產細胞培養肉。

2013年,荷蘭馬斯垂克大學教授伯斯特(Mark Post)向大眾展示細胞培養肉。一旦細胞培養肉技術發展成熟,就能大量減少宰殺牲畜取肉的需求。
路透社全球瘋細胞培養肉 不用再宰殺牲畜
縱觀全球,現在已經有八家公司在生產細胞培養肉,像是美國的新創公司Memphis Meats、荷蘭大學教授創立的Mosa Meat、以色列的SuperMeat等都是。而細胞培養肉又稱為合成肉、乾淨肉和實驗室成長肉,顧名思義就是這種肉並非來自農場飼養的牲畜,而是來自實驗室中培養的動物細胞。(延伸閱讀: 《可以救地球的培養肉》)
日本生化學家不一樣
而在這八家公司中,最近剛踏入細胞培養肉領域的要屬來自日本東京的Integriculture,它的創辦人是今年 32歲的生化學家羽生雄毅,而他走的路線和其他公司很不一樣。

圖為正在接受訪問的「精進肉計畫」發起人羽生雄毅,他希望在 2030年就能看到細胞培養肉出現在超市中。
Photo: Shojinmeat Japan高中生已經在做了
本月11號,在紐約一場由支持細胞培養肉研究的非營利組織New Harvest舉辦的會議上,羽生雄毅談論細胞培養肉就像在談孩子們的玩具一樣,他說:「事實上,高中生已經在家培養細胞組織肉了。」
泡在運動飲料裡 長成一滴黏呼呼的肉
在細胞培養肉這個新興領域中,羽生雄毅獨具一格的地方不在產品,而在他的生產方法。透過一手打造的非營利組織「精進肉計畫」(Shojinmeat Project),他讓高中生將微波容器大小的高科技加熱盒帶回家,讓他們可以在家培養動物細胞,而其中的方法並不難,有時只需把細胞放在充滿糖和蛋白質的運動飲料中就行,最後就能長成一滴黏呼呼的肉。
讓一般人參與 和大眾好好溝通
這麼做乍聽之下有點噁心,但羽生雄毅聰明的地方在讓一般人參與。羽生雄毅提到,過去基因改造食品之所以在歐美引起反彈,是因為這樣的產品直接從實驗室到市場,中間並沒有和民眾好好溝通,讓他們進一步了解基改食品的概念,而這正是「精進肉計畫」力圖避免的地方。(延伸閱讀: 《全球首例 美國開放基改鮭魚》)
連小學生也做得出來
羽生雄毅說:「如果(民眾)他們可以設定方向,我們就能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如果細胞培養肉是連小學生都做得出來的東西,為什麼你要害怕?」

圖為「精進肉計畫」的自宅純肉培養器概念設計展。「精進肉計畫」的作法是讓民眾一起參與細胞培養肉的生產過程,降低大眾的心理障礙。
Photo: Shojinmeat Japan
日本「精進肉計畫」靠著漫畫創作推廣細胞培養肉的概念,並且藉此募款增加研究經費。
Photo: Shojinmeat Japan「精進」背後的意義
回到「精進肉計畫」本身,「精進」來自禪宗精神,意為「專心致志地朝濟世之路邁進」。羽生雄毅說:「我們想要讓大家知道,目前持續中的環境破壞以及所有非永續的行動都和這條路不符。」
靠賣主題漫畫來募款
而「精進肉計畫」在募款和吸引大眾目光上也很有一套,它們靠賣和細胞培養肉相關主題的漫畫來募款,其中包含出現在計畫網站上的二次元角色,想辦法找到將細胞培養肉推廣到日本社會的方法。
瞄準培養鴨肝 想辦法降低成本
此外,「精進肉計畫」也在尋找降低生產成本的方法。目前,要生產 200公克由細胞培養肉做成的漢堡,大概要 2,880萬日圓(折台幣約 782萬元)。
羽生雄毅說:「我們正在讓成本下降,成本會依據不同的動物細胞而不同。」
現在,「精進肉計畫」把目標放在生產鴨肝,它們也就生產鴨肝的概念申請了專利,並且希望 2030年就能看到細胞培養肉出現在日本的超級市場架上。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