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好危險?那些心靈雞湯沒告訴你的事

當人生碰到抉擇時刻,不少勵志書籍都會鼓勵你「認識自己」再做決定,而這句被刻在希臘阿波羅神廟的箴言從希臘時代就飽受推崇,但你知道「認識自己」背後會碰到的問題嗎?匈牙利哲學家納內(Bence Nanay)分享了他對「認識自己」的看法。

文章插圖

阿波羅神廟的箴言

無論在嚴肅的哲學讀本或是心靈雞湯類書籍,你都可以看到「認識自己」(know thyself)這句話,這句話有很深遠的哲學脈絡。在希臘蘇格拉底時代,這是人們從神廟上接收到的智慧(相傳位於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刻有這句話),雖然這樣的形式可以追溯回古埃及。從那時起,大部分的哲學家對這句話多少都有話好說。

除非先認識自己,否則......

但是撇開哲學層次,「認識自己」具有勵志的吸引力。

「你的目標是接受自己嗎?你得先認識自己。」

「你想要做出正確的決定嗎?除非你認識自己,否則就會很困難。」

問題在上述這些情況都沒有奠基在現實情況還有我們如何做決定。這一整個「認識自己」的產業並非看起來那麼簡單,事實上,這可能是最需要嚴肅看待的一場哲學之亂,更別說這是個壞建議。

文章插圖

點一杯咖啡就知道

我們來以日常生活舉個例子,你到當地咖啡館叫了一杯濃縮咖啡,為什麼?只是因為突發奇想?想嚐鮮?還是因為你知道老闆是義大利人,如果你在早上十一點後點一杯卡布奇諾她會不認同?或是,你就是「濃縮咖啡派」的人?

選擇決定你是哪種人

我推測最後一個回答或許最能反映你的選擇。你做很多事情是因為你認為這些事情能反映你認為自己是哪種人。你點班尼迪克蛋,因為你在蛋料理上是班尼迪克蛋這一類的人,這是你的一部分。上述情形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選擇上一再出現:你會去書店的哲學區、雜貨店的公平貿易區,因為你是個關心世界正義的哲學家,而關心世界正義的哲學家就會這麼做。

文章插圖

是 VS 不是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是哪種人都有相當穩定的看法,最好到這裡就好,我們不需要每天早上點咖啡時想太多。

這種我們是哪種人的想法,也會伴隨著我們不是哪種人的想法,像是「我不要去Costco買東西,我不是這一種人」。

問題在人會改變

然而,這種設定自己是哪種人的心態有個嚴重的問題:人會改變。在混亂的時期時,我們會發生劇烈的改變,像是談戀愛、離婚或是有小孩,我們通常都可以察覺到這類改變。當你有了小孩後,你可能會突然發現自己從晚起的人變成了晨型人。

慢慢改變難察覺

但是,大部份的改變都是漸進式且難以察覺的。這些變化的機制有的很好理解,像是「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當你越熟悉某事物,你越有可能喜歡它;相反的,若某些你想要的事物讓你越受挫,你越有可能不喜歡它。這些改變都是漸進式的,有時候我們根本察覺不出變化。

文章插圖

我們到底是誰?

問題在這裡:如果我們已經改變,但我們對自我的認知還維持原樣,就會在「我們是誰」和「我們認為自己是誰」間產生鴻溝,最後導致衝突。

歷史終結錯覺

更糟糕的是,我們在否認任何我們會變的可能性上很在行,心理學家給這樣的現象起了一個花俏的名字:「歷史終結錯覺」(The End of History Illusion)。我們都認為自己現在已經大事已定,我們在接下來的五年、十年、二十年都會一樣,但是心理學家發現,這完全是錯覺,在不遠的未來我們的喜好和價值可能會跟現在非常不一樣。

文章插圖

認識自己有什麼大不了?

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呢?當這跟點一杯濃縮咖啡有關係的時候可能還好,你可能現在有一點點喜歡卡布奇諾,但你認為自己是濃縮咖啡派,所以你一直點濃縮咖啡,造成你早上喝東西的樂趣減少了一點點,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難以撼動的自我形象

但是,對濃縮咖啡的態度和對人生中其他偏好與價值一樣。你可能過去真的很喜歡哲學,但現在你不再那麼喜歡,可是當個哲學家對你的自我形象來說難以撼動,你只好繼續當一名哲學家。在你喜歡和你做的事之間有很大的不同,你做的事並非由你的喜好左右,而是由你認為自己是哪種人決定。

大腦得花力氣隱藏矛盾

這種情況真正危險的地方不在你花了大把時間在做自己不特別喜歡的事,相反的,真正危險的地方在人類的大腦不喜歡這種明顯的矛盾,它得盡力隱藏這種矛盾,這樣的現象被稱為認知失調。

在隱藏我們喜歡做的事和我們正在做的事之間的矛盾需要很大的精神力,這會讓人在做其他事時提不起勁,如果你所剩的精神力不多,要把電視關起來,或是抗拒在Facebook、IG上花時間就更加困難了。

文章插圖

認識你自己了嗎?

認識你自己了嗎?如果我們認真看待生活中的改變,這不只是個選項,你有可能在現在這個時刻認為你是怎麼樣的人。然而,自己怎麼看待自己、和你是誰、與你實際上是誰有著非常大的不同。此外,在幾天或幾個星期內,這些可能全都會改變。

認識自己是個障礙  保持靈活與自由

在承認還有和不斷變動的價值和平相處上,「認識自己」是個障礙。如果你認為自己就是哪一類的人,這相對限縮了你的自由。

你可能會選擇加入濃縮咖啡派或是成為那種會捐錢給慈善組織的人,一旦這種特質成為你的自我形象,你對人生該往何方就不再有太多置喙的空間,任何改變不是被自我審查,要不就是造成認知失調。就像法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André Gide)在《秋葉集》(Autumn Leaves)裡所寫:「一隻只懂得追尋自我的毛毛蟲,將永遠不可能變成蝴蝶。」


編註:地球圖輯隊精選評論文章,希望能幫助網友從多面向思考。作者納內(Bence Nanay)是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的哲學教授,他同時也是英國劍橋大學的資深研究員,並且著有《美學作為感知哲學》(暫譯,Aesthetics as Philosophy of Perception)一書。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