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沖繩鳥語 開啟音景研究新紀元
長年以來,研究人員均是站在「地景」(Landscape)的角度思考生態學。今年夏天,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與英國研究人員透過新的技術與方法,錄製、分析特定地點的「音景」(Soundscape),共同進行沖繩的鳥類分布調查,該研究成果刊載於2017年11月6日的《生態學研究》。

今年夏天,一個由日本—英國組成的研究團隊決定用不太一樣的方式,來調查沖繩的鳥類分布。
Photo: OIST
比起沖繩本島北部開發度較低的區域,南部的市區街道較多,鳥和動物的聲音較少。地圖中的紅褐色代表農業用地,深綠色是森森,淡綠色是草地,灰色是市區,黑色則為不明地區。
Photo: OIST
僅生存於沖繩北部的瀕危物種沖繩秧雞(Gallirallus okinawae)是日本唯一不會飛的鳥,因被貓鼬捕食2005年銳減至700隻,2014年恢復至1,500隻。
Photo: OIST
沖繩的森林,是包含七星盾背椿象(Calliphara exellens)在內等許多物種的棲地。這其中也有物種因為棲地喪失或入侵外來種而面臨存續危機。
Photo: OIST這個研究揭開了生態學研究模式的新里程,並提供了一個以聲音來監控沖繩環境變化的全新途徑。研究團隊希望這個研究可以成為未來研究的基礎,他們將錄音裝置擴展至24個地點,計畫監控包括昆蟲在內的各種動物。研究人員目前既已搜集了超過25TB的聲音檔,假使沒有超級電腦,光是要聽完這些聲音就得花上8年。
延伸閱讀:《冰島鳥家族大盤點》
《覺得各種聲音令人抓狂? 你可能有恐音症》
《美研究:聽笑聲就知道這兩個人是不是朋友》
更多台灣動物新聞網精彩內容:《台灣寶島 真的「鳥」不起!》
《9歲賞鳥人 教你正確入門》
《抱孔雀 甩鯊魚 民眾拍照動物受害》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