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鼬除蛇失敗 日政府每年花3億捕殺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台灣動物新聞網文/ 小陸 

日本政府為了防治毒蛇,1910年聽從學者建議將16~17隻原產於西亞與東南亞的印度小貓鼬(Herpestes auropunctatus)引入沖繩本島,1979年又從沖繩攜出30隻個體至奄美大島釋放;沒想到除蛇未果,反造成奄美大島上包括哺乳類、鳥類、兩爬類等至少7種原生物種幾乎滅絕,如今每年還得花3億日幣(約8,217萬台幣)捕殺貓鼬。

文章插圖

貓鼬向來予人「毒蛇天敵」的印象,19世紀曾被引進夏威夷、斐濟等島嶼,用來驅除田裡的老鼠和毒蛇;已故東京帝國大學動物學家渡瀨庄三郎教授聽聞此事,便提議將貓鼬引進沖繩。當時沖繩主要收入來源 「白甘蔗」飽受鼠患困擾,黃綠龜殼花(Protobothrops flavoviridis)則為了捕食老鼠入侵甘蔗田,嚴重危害島民生命。

另有一說是渡瀨教授赴印度出差時,在路上目睹貓鼬大戰眼鏡蛇的英姿,深受感動而興起將貓鼬引進沖繩的念頭。儘管不確定該故事的真實性,不過印度小貓鼬確實是在這位動物學家的提議下被帶入沖繩。

貓鼬大戰眼鏡蛇:
 

初抵沖繩的貓鼬被島民視為救世主,地方報紙亦大篇幅報導。1910年引進的16~17隻貓鼬在沖繩遍地開花,2003年調查時總數高達3萬隻;貓鼬神話一直持續到70年代,1979年,政府又從沖繩攜出30隻貓鼬至奄美大島釋放,2000年時已暴增為1萬隻。

然而,80年代學者分析貓鼬的胃內容物和糞便後,才發現幾乎沒有捕食龜殼花的個體,倒是沖繩的沖繩龍蜥(Japalura polygonata polygonata)、沖繩秧雞(Gallirallus okinawae),以及奄美的奄美刺鼠(Tokudaia osimensis)、琉球兔(Pentalagus furnessi)和琉球鼠(Diplothrix legata)等當地特有的稀有動物淪為犧牲品。

文章插圖

印度小貓鼬是晝行性動物,黃綠龜殼花則是夜行性動物,兩者在野外相遇的機會原本就不高;更何況貓鼬是雜食性,並非專門吃蛇,既然島上有其他更容易捕食的對象,牠們自然犯不著去招惹危險性較高的龜殼花。

學者證實了貓鼬對原生物種的破壞真相後,牠們就從驅蛇救世主跌落為有害外來種。2000年,環境省正式展開貓鼬防除事業,組成專門捕捉貓鼬的「貓鼬剋星」(Mongoose Busters)。捕捉方法分為「陷阱」和「搜索犬」兩種,「搜索犬」又分為尋找活貓鼬的「活體搜索犬」和尋找貓鼬糞便的「糞便搜索犬」。

文章插圖

2015年8月,沖繩本島北部的部分地區已成功滅除貓鼬,沖繩秧雞的數量亦有回升;奄美大島至今共捕殺3萬2,000隻貓鼬,估計目前總數少於50隻。隨著貓鼬密度降低,捕捉變成了高成本低成效的工作;但若不澈底滅除,專家警告將可能重演1979年30隻暴增1萬隻的慘劇。

2017年4月,環境省預計對奄美大島難以設置陷阱、搜索犬亦無法進入的陡坡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藥餌驅除實驗,目標2022年澈底滅除貓鼬。日本政府每年花在貓鼬防除的預算約3億日幣(約8,217萬台幣),只因引進10多隻外來種,不但賠上大量原生種性命,還得持續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文章插圖

動物學權威的東大教授為何當初沒料到印度小貓鼬的風險呢?這是因為生於幕末卒於昭和4年的渡瀨教授,正處於政府大肆鼓吹富國強兵,所有學問都被要求用於增加國力的時代,是故當時學界將「外來生物」視為應該善加利用的物資,生態風險的概念與見地俱無。日本的「貓鼬之亂」讓我們見識到外來生物管理的困難、生態風險的不可預測,以及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生澀未熟。


延伸閱讀:《印度捕蛇人 幫美國家公園清除外來種緬甸蟒
研究:蝸牛比你想像快得多
非洲「大肚病」怎麼辦? 以蝦救河是一招

更多台灣動物新聞網精彩內容:
浣熊當寵物成災難 日本年殺2萬隻
搶救野鳥! 小笠原野貓搬家大作戰
阻止農損 日本鼓勵打獵吃野味

台灣動物新聞網 logo

台灣動物新聞網

「台灣動物新聞網」是一個立足台灣,心懷全世界動物的資訊平台。雖然報導主題環繞著大家熟識或不熟悉的蟲魚鳥獸,但核心信念是透過對動物的關切,落實動保和環保。 因為此刻因棲地消失難以覓食的北極熊,極可能是來日人類的寫照! 關心地球村,請別忽略了動物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