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印尼 尋找失落的物種
今年一月,由美國和澳洲昆蟲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前往印尼人跡罕至的北摩鹿加群島(North Moluccas islands),為的就是尋找失落的物種。
發現全球最大蜂
而當他們沒有什麼斬獲、準備離開當地時,大自然送給了他們一份禮物,讓他們看到了全球體型最大的蜂──「華萊士切葉蜂」(Wallace's giant bee,Megachile pluto)。
World's biggest bee, Wallace's Giant Bee (Megachile pluto), has been found alive for the first time in decades! Here's David Attenborough holding our specimen collected by Alfred Russel Wallace himself in 1858.https://t.co/05FcDv8jfD pic.twitter.com/wW9R4SQKfb
— MuseumNaturalHistory (@morethanadodo) 21 February 2019
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英國生物學家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手上拿的正是英國自然學家華萊士在 1858年製成標本的華萊士切葉蜂。
一般蜜蜂的四倍大
昆蟲學家發現的這隻華萊士切葉蜂是一隻女王蜂,牠的身長就跟成人的大拇指一樣長,光是口器伸出來就將近 2.5公分,翅膀展開大約有 6公分,體型是一般歐洲蜜蜂的四倍大。
和一般的歐洲蜜蜂相比,就更能感受到華萊士切葉蜂的巨大。
巨大上唇和大顎
而華萊士切葉蜂也有巨大的上唇和大顎,牠會用大顎從樹上刮取樹脂,然後用上唇和大顎把刮下來的樹脂滾成一顆大球,再揹著這顆大球飛回巢穴。
上一次看到是1981年
上述習性來自美國昆蟲學家梅瑟(Adam Catton Messer)的觀察,梅瑟正是上一次看到華萊士切葉蜂的人,而那已經是 1981年的事了。
仍然不了解牠
參與這次研究的美國昆蟲學家懷曼(Eli Wyman)說:「梅瑟的發現給了我們一些洞見,但我們對這隻了不起的昆蟲仍知之甚少。」
為什麼叫華萊士?
回到華萊士切葉蜂第一次被發現的1850年代,當時和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Darwin)一起發展天擇演化理論的英國生物學家華萊士(Alfred Russel Wallace)來到印尼發現了華萊士切葉蜂,因此這種切葉蜂也以華萊士的名字來命名。
1858年,華萊士形容這種切葉蜂「是一種大型的黑色黃蜂型昆蟲,並且有著如鍬形蟲般的巨大下顎」。
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美國昆蟲學家懷曼秀給鏡頭看的正是研究團隊在印尼發現的華萊士切葉蜂。
宛如飛行的鬥牛犬
親眼在現場看到華萊士切葉蜂的自然歷史攝影師博特(Clay Bolt)表示:「看到這隻『飛行的鬥牛犬』令人嘆為觀止,我們本來不確定牠是否還存在──現在牠還存在的證明就在我們眼前。」
「親眼看到華萊士切葉蜂有多美、多大隻,親耳聽到牠拍動巨大翅膀飛過我頭頂發出的振翅聲,這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在樹旁的白蟻巢發現
研究團隊指出,他們是在樹旁的一座白蟻巢發現這隻華萊士切葉蜂的。女王蜂會用樹脂和木頭在白蟻已經建好的巢中挖出隧道和一格格的空間,藉此隔出蜂群的生活區域。
原本以為已經絕種
沒有參與此次研究的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蜜蜂實驗室主任古爾森(Dave Goulson)教授說:「我以為華萊士切葉蜂已經絕種了,很開心其實並沒有。」
住在叢林防盜
古爾森教授表示,華萊士切葉蜂住在遙遠的印尼叢林,或許是因為這樣,才有效防止了人類進入此地盜獵蜜蜂、製作標本。
大肆伐林、標本交易
然而,華萊士切葉蜂的棲地已經受到印尼當地大肆伐林的威脅,許多無良標本收藏家或許早就知道華萊士切葉蜂可能出沒的地點,再加上印尼當局目前沒有相關法令規範華萊士切葉蜂的交易,這些都讓華萊士切葉蜂的生存岌岌可危。
呼籲保護切葉蜂
支持這次研究團隊前進印尼的全球野生動物保護組織(Global Wildlife Conservation)人員摩爾(Robin Moore)說,保育人士得想辦法讓印尼政府了解華萊士切葉蜂的珍貴,並且採取行動保護牠們的棲地。
面對他們再次發現華萊士切葉蜂,美國昆蟲學家懷曼和自然歷史攝影師博特也說,他們希望這次的發現能讓大眾了解保育華萊士切葉蜂有多麼重要。
上線時間:2019/02/22
增修時間:2019/02/25 修正標題、內文與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