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薩店老闆的套利復仇 美國外送平台DoorDash踢到鐵板

如果你是一家披薩店的老闆,發現自己沒有簽約的外送平台以低於店內的價格在販賣自己的披薩,你會怎麼做呢?

文章插圖

明明沒外送  怎麼有客訴?

最近,美國內容策略分析師(content strategist)羅伊(Ranjan Roy)在自己的時事通訊《邊際》(The Margins)披露了一個故事,讓人們重新去思考外送平台對整個社會的影響。

這個故事發生在 2019年3月,當時,羅伊接到在坎薩斯州經營披薩店「Aj's NY Pizzeria」的好友的訊息,這名披薩店老闆覺得很奇怪,他的披薩店明明沒有做外送生意,為什麼卻接到一大堆抱怨外送披薩冷掉的客訴電話。

幕後是外送平台DoorDash

最後,這名披薩店老闆發現,自己的餐廳出現在Google Listing上的時候,一旁多了顆「外送服務」的按鈕,而背後提供外送服務的就是第三方外送平台DoorDash。問題是,Aj's NY Pizzeria從來沒有和DoorDash合作,也沒有接到過任何來自DoorDash的訊息,現在卻得要承受顧客的抱怨和餐廳評論網Yelp上的負評。

披薩標錯價  套利空間出現

而且,披薩店老闆還發現,他的披薩被標錯價了:原本店內菜單要價 24美元(折台幣約 724元)的披薩,在DoorDash上只要 16美元(折台幣約 483元)。羅伊在文章中寫道:「我體內的華爾街交易員魂被喚醒......套利(註)!!!!」

於是,羅伊和他的披薩店朋友開始了復仇之路。

註:套利(arbitrage)指的是投資者透過同一商品在不同市場價格不同這一點,用低買高賣的方式賺取價差。

文章插圖

低買高賣賺差價

首先,披薩店老闆向DoorDash訂了十片披薩,指定送到朋友家,這花了他個人 160美元(折台幣約 4,830元)。不過,披薩店的營業額卻多了 240美元(折台幣約 7,240元),這一買一賣間就讓披薩店老闆賺了 80美元(折台幣約 2,414元)。

變本加厲推出披薩生麵團

接下來,羅伊和披薩店老闆變本加厲,在披薩盒中放根本沒有任何料的披薩生麵團,就這麼透過DoorDash套利,賺得了比原本更多的利潤。這一筆筆的「交易」,都讓羅伊和披薩店老闆感到不可思議。

DoorDash沒反應

羅伊在文中寫道:「接下來幾個星期,簡直是為了逗我開心,我們做了幾次這種『交易』。我真的很好奇DoorDash會不會抓到我們,但他們並沒有。」

「後來我們發現,這全是DoorDash『需求測試』的結果。他們會有一段測試期,把要測試的餐廳網站擺進平台服務內,並且不會向任何一方收費,最後他們就可以拿著成效不錯的訂單數據去那家餐廳,並且讓餐廳願意合作上平台。」

文章插圖

全是為了搶佔市場

總而言之,DoorDash這麼做是為了搶客,他們事前並沒有徵詢店家的同意,這也讓羅伊痛批外送平台的商業模式錯誤,他們沒有經過測試、失敗和改進,反而受到投資人補貼搶佔市場。羅伊對外送服務平台喊話道:「你們擁有龐大的資金池,卻創造出令人不可思議沒效率的虧本商業模式。」

背後是日本軟銀集團

仔細檢視DoorDash的投資人,他們背後由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支撐,該集團在本周公布因為疫情和投資失利的關係,損失將近 130億美元(折台幣約 3,924億元)。

去年,DoorDash的收入是 9億美元(折台幣約 272億元),虧損是 4.5億美元(折台幣約 136億元)。

文章插圖

這場戰爭沒人是贏家

眼看外送服務平台市場已經成為一片紅海,網路媒體《商業內幕》評論道:「隨著衝突越演越烈,有件事越來越清楚: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人是贏家。餐廳老闆在虧錢;顧客發現訂餐成本上升,不管是因為外送平台要付給外送員錢,或是餐廳老闆提高餐點的價格好打平外送費;外送員仍只能賺無法預測的低工資,而且通常沒有福利。」

老方法並非沒效率

美國科技網路媒體《The Verge》的記者史蒂芬(Bijan Stephen)總結道:「容我強調,資本主義企業的重點就是賺錢,如果你的生意沒有傳統的獎勵機制,而且只聚焦在發展規模,那麼整個產業有可能垮掉,或者會讓人搞不懂在幹嘛。」

「老方法並非沒效率,甚至也不會不方便。如果這些新的外送平台服務生意崩盤,就像Uber正在瓦解一樣,我想不出來有什麼原因讓顧客不會重回從前(註)。」

註:史蒂芬這裡提到的老方法和從前,指的是由餐廳本身提供外送服務,並非仰賴第三方的外送服務平台。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