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紅盒好吸睛
人來人往的孟買(Mumbai)大街上可以看見白帽白衣的便當外送員「達巴瓦拉」(dabbawala)推著堆得像座山的肯德基餐盒穿梭人群中。
事實上,這次與肯德基合作的「達巴瓦拉」一點都不簡單,因為這項職業已在印度流傳 125年的歷史,甚至還因為低成本卻極度高效率被哈佛商學院選為研究對象。
百年歷史 高度專業
進一步來看,「達巴瓦拉」(dabbawalla)一詞中的達巴指的就是用鋁或錫製成的圓形便當/飯盒,接續的瓦拉則是詞尾,意指對前面的詞(便當)有動作的人。「達巴瓦拉」在中文中最接近的意思就是「運送午飯飯盒的人」儘管這個行業看似簡單,但是它卻是孟買高度專業的服務,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是這個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百年前創業源頭:英國殖民者吃不慣
「達巴瓦拉」的概念始於英屬印度時期。許多來到殖民地的英國人不喜歡本地食物,因此一項將午餐從他們的家中直接送至工作地點的服務應運而生。
約在 1890年左右,一位名叫瑪哈德奧(Mahadeo Havaji Bachche)的人找來一百人做起在孟買送午餐的生意,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大,來到 1930年時瑪哈德奧正式將所有外送餐盒的人聯合在一起。
印度上班族 不買外食保健康
時至今日,印度的上班族成了達巴瓦拉的主要客戶,因為當地人基於衛生和健康的關係,很少到公司外買食物吃,大部分的上班族都喜歡吃家中來的便當或是跟專煮餐食的業者訂餐,這樣的習慣也促成了便當外送員的商機。
有序且超複雜送便當流程
而外送便當的過程極度有序且複雜,通常專門收集便當的達巴瓦拉會先騎腳踏車到每一戶人家拿剛煮好的便當,然後把標有特定顏色或符號的便當與其他便當一一分類放好,接著再合力送上火車,而便當抵達每個車站,又會被送到當地的達巴瓦拉手上,由他們負責送達目的地。午餐後的空飯盒,又會再次被收集起來送回各自的家。
就這樣,孟買的達巴瓦拉們,每天穿梭在複雜的人際網絡和階層中,根據統計每天大約有 20萬個熱騰騰又新鮮的便當從 5,000位達巴瓦拉手中送出。
比電腦還厲害的達巴瓦拉
《南亞觀察》日前《只有在印度:0元手機和掛滿胃的腳踏車》一文鉅細靡遺地介紹了達巴瓦拉的「傳奇」,當中寫道:「每天二十萬個轉手無數次的飯盒,既沒有寫名字也沒有地址,...竟然只有六百萬分之一的出錯率,連超級電腦也要自歎不如,混亂貧窮的印度表面下,隱藏著一個無比聰明的國度」。
哈佛也驚嘆:不用科技卻準時少出錯
2010年時,哈佛商學院好奇這項職業創造出的經濟效益,之後發表了他們的個案研究,當中談到了達巴瓦拉外送員們儘管幾乎沒有使用任何科技,卻能做到準時不失誤的超級服務,過去《衛報》亦提到,達巴瓦拉的失誤率極低,大約每 600萬次的運送中僅會出錯一次。
月薪3900 看業績分紅
達巴瓦拉的薪水人人相同,每一位外送員月薪在 8,000盧比左右(折台幣約 3,900元),每一單位的達巴瓦拉會再依照業績分紅。
達巴瓦拉在印度擁有豐富的歷史,也成了電影靈感之一,例如《美味情書》(The Lunchbox)靈感就是來自達巴瓦拉,從中能一窺他們的工作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