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假新聞也能「超前部署」?烏干達、英國用遊戲圍堵假新聞

媒體識讀就只能靠文字或是影音嗎?日益嚴重的假新聞議題,讓人們逐步正視媒體識讀的重要性,來自烏干達以及英國的兩組團隊,不約而同地用「遊戲」幫助人們認識假新聞。

文章插圖

兩種方法,一種目的

辨認假新聞,當然不是只能靠影片或是文字,來自烏干達及英國的兩組不同團隊,各自打造了兩款不同的小遊戲,前者從生活情境著手,讓人們意識到生活周遭其實處處充滿假新聞;後者從生產假新聞的技巧切入,讓玩家實際成為「假新聞製造者」,藉此替玩家打一劑「假新聞預防針」。

假新聞一直都在

來自烏干達的非政府組織「政策」(Policy)是「選擇你自己的假新聞」(Choose Your Own Fake News)的開發者。「政策」的創辦人萊爾(Neema Iyer)表示:「假新聞其實一直都在,只不過在科技的力量助長下,生產和散播的速度都大大增加。」

應對假新聞,就從生活情境開始

在「政策」開發的「選擇你自己的假新聞」遊戲中,總共提供三個不同的角色:佛羅拉(Flora),正在找工作的烏干達學生;喬(Jo),一間肯亞商店的老闆;艾達(Aida),60多歲的退休奶奶。

在遊戲中,玩家們必須仔細檢查手上獲得的資訊,「就好像角色扮演一樣,玩家得在不同情境中,依照手上的資訊,做出不同的選擇。」萊爾表示。

文章插圖

從參賽到獲獎

在開發的過程中,萊爾和她的團隊花費數個月,才逐漸凝聚出想法、打造遊戲的雛形,並在參加支援開放原始碼的非營利組織Mozilla基金會舉辦的「創意媒體獎」(Creative Media Awards)上獲獎,並與Mozilla基金會合作,由「政策」開發遊戲,Mozilla基金會協助推廣,讓這款遊戲發揮最大效益。

只要人們願意查證,就是我們的勝利

萊爾表示,她希望這款遊戲能改變人們的行為,「只要人們願意花額外 30秒,查證收到資訊的來源或是這些資訊是由誰發送的,對『選擇你自己的假新聞』來說,已經是巨大的勝利」。

文章插圖

化身「假新聞生產者」

無獨有偶,英國劍橋大學的三名學者也選擇遊戲作為幫助人們深入認識假新聞的管道,但他們並非提供各種生活情境,而是讓玩家直接化身為「假新聞生產者」,教導玩家第一手的「業界技巧」。

預防假新聞也能「超前部署」

劍橋大學劍橋社會決策實驗室(Cambridge Social Decision-Making Laboratory)的負責人范德林登(Sander van der Linden Ph.D.)博士形容,他們希望能達到的成果就好比預防針一樣。

范德林登博士說道:「我們想試試看我們能否『超前部署』,藉由向人們揭露簡單的假新聞生產技巧,避免人們未來被這些技巧欺騙。」

文章插圖

就像看魔術表演

范德林登博士以「看魔術表演」形容研究者們的想法,他說:「如果你第一次觀賞魔術表演,你可能會因為不知道背後的手法而被欺騙。」

「但如果魔術師向你解釋背後的原理,下次你就不會被同樣的手法給欺騙。」

在「壞新聞」遊戲中,學會製造「假新聞」

在研究者們開發的遊戲「壞新聞」(Bad News)中,玩家必須經營虛擬社群媒體帳號,用浮誇的標題、圖片來獲取關注。

隨著玩家們一步步深入遊戲,研究者也會一步步揭露 6種生產假新聞的「業界技巧」:冒充他人、散播陰謀論、抹黑反對者、激化群體對立、使用情緒性語言和網軍。

揭密業界技巧

范德林登博士表示:「生產假新聞的人確實在使用這些技巧。」

「我們所做的僅僅是試著向人們展示這些技巧、如何發現、辨識它們,以及未來如何避免被這些技巧影響。」

文章插圖

分辨能力更好,自信心同步成長

簡單來說,研究者們發現玩家不只辨識假新聞的能力變得更好,對自己判斷的信心也增加了。

研究者們指出,他們不希望人們在辨認假新聞能力還不佳的時候,卻表現得過度自信;但同樣也不希望人們判斷正確的時候,卻對自己的判斷沒有自信。因此,他們認為玩家對自己判斷結果的信心成長,對未來整體社會對抗假新聞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大多數人都具備分辨假新聞的能力......

范德林登博士延續先前預防針的比喻,預測如果未來整體社會對假新聞的「免疫力」提高了,就能更有效的面對假新聞。

「如果社會中有足夠的人建立起對假新聞的『心理免疫』機制,那時假新聞就沒辦法像現在一樣傳播這麼快、影響這麼多人,甚至能保護那些『尚未接種疫苗』的人。」范德林登博士表示。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