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致癌?
某國醫學期刊指出、醫界權威某某某談到、某某研究有重大發現......現代人越來越在意健康問題,這讓健康類的新聞成了不少人關注的焦點,尤其是步入中年或高齡的長輩,更常常是傳播這類新聞的主要來源,但大量的健康新訊都是正確的嗎?答案是不一定。
例如 2013年時英國一份調查發現,有十分之一的人誤信喝咖啡會致癌,這樣的現象可以知道,不少人是全盤接收的態度在看健康報導,同時也反映出媒體報導健康或是科普研究發現時,容易陷入誇大或誤導的錯誤中。
新聞過度誇大的狀況,引發了部分媒體人緊張,例如在VOX擔任健康線的記者茱莉亞(Julia Belluz)曾談到了這樣的現象,她表示:「不只是報紙,網路、電視上,你常常可以看到咖啡能預防老人癡呆、紅酒延年益壽的資訊,但這些報導在之後都證實是誇大或是誤報。」
誤報到底誰負責
那麼誰該為這些錯誤報導負責呢?茱莉亞的文章就提到:「一份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的研究指出,許多誤報其實是大學的新聞/公關室(press room)過度誇大了研究。這些新聞稿誇大因果關係,或是從動物實驗推斷結論給大眾。」
記者死線一堆 只好依靠學界新聞稿
茱莉亞表示:「這些誇大的研究結果,又滲透進新聞報導中。」英國醫學雜誌的調查指出,當研究發布的新聞稿搞錯了因果關係,也連帶影響了新聞報導,有高達 81%的報導受到影響跟著誤報。
茱莉亞進一步談到,身為記者確實該肩負起查證再三,小心用詞的責任,但因為記者往往要在一天內發布許多新聞,「可能上午剛跑完科普研究的發表,下午又是另一場法院的記者會」,導致記者必須仰賴學界發布的新聞稿來撰稿。
學界也出紕漏
除了媒體發布的環節鬆脫外,《經濟學人》在2013年的文章則談到了瀰漫學術界的奇怪狀況,在這篇〈為何科學研究錯誤百出〉(How science goes wrong)的文章中,就談到醫藥/科學等領域會有浮濫又同質性高的研究發表等現象。
這是因為過去的科學家數量少且炙手可熱,但看到現代動輒 6、7百萬名的科學家一起在同個領域研究,許多學者失去了自我規範和品管的精神,陷入「不發表(研究)就會死」(publish or perish)的死胡同中。
因為對這些學者來說,他們得由一篇篇的學術發表來取得教授職位,以美國為例,一位專任教授在 2012年時的年薪是 13.5萬(折台幣約 427.5萬元),這比法官的薪水還高。
相信前 先想想五步驟
如果說,媒體無法把關,而研究學界也無法百分之百保證有優異的研究時,身為大眾的我們又該如何替自己的大腦做到最佳守門呢?擁有牛津化學博士背景的記者拉提(Akshat Rathi),在QUARTZ上分享了如何過濾正確健康報導的辦法。
眼前的健康報導是否正確,可以問以下五個問題:
1. 這份研究有只有動物實驗嗎?
不少科學研究確實有趣,但要跨大到人的身上使用時是有限制的,如果看到一份研究談到使用小白鼠作為研究對象,那麼就不要馬上認為這份實驗對人類有一樣的結果。
2. 看看樣本數
如果實驗有使用人作為受試者,接著就看看有多少人參與研究,如果少於 100名受試者,這就蠻值得起疑的,如果少於 1,000人你也同樣要抱著懷疑的態度。以一款要上市的新藥來說,必須要在數千名病患身上試驗過後才有可能正式使用。
3. 這是什麼樣的研究類型?
每一種研究都是想證實研究假設是否正確,而實驗的設計方式也是百百種,建議可以看看是否為「系統性研究」(system analysis)或是「統合性研究」(Meta-analysis),也就是分析過去許多專門針對一個問題的研究。另外,也記得看看研究中是否採用了控制組和隨機實驗組的設計,從中觀察出哪些風險或是因素被剔除了。
4. 看看研究中的證據或是導致因素
在醫學界,學者只能說他們對某種研究結果「有一定程度的確信」,這在生物學界也是一樣的,沒有學者敢 100%確定他們的研究結果是確定的,所以,當你看到報導寫著「OOO證實」的時候,請持保留態度來看待吧。
另外,大部分的健康研究只會針對不同成因之間進行關聯性分析,所以看到「OOO會直接導致癌症」的字句時,請保持懷疑的態度。
5. 找找看哪裡有要提高警覺的地方
一份好的健康報導,不只會解釋這項研究的重要和價值,也同時會告訴大眾不要完全相信研究的結論。例如,有研究談到人在睡著後會變得比較不性別歧視或是種族歧視,此時你就要看看研究中的受試者,你會發現受試的人數很少,且大部分都是白人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