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瘋狂跟拍的媒體們
最近,《紐約時報》新拍攝的紀錄片《陷害布蘭妮》(Framing Britney Spears)正式在串流影音平台上映。在片中,《紐約時報》除了回顧知名歌手布蘭妮(Britney Jean Spears)身上的監護權爭議,更帶著觀眾重新檢視多年來布蘭妮的生活屢被八卦小報、狗仔隊放大檢視的歷史。
「布蘭妮,對不起」
紀錄片上映後,隨即在社群媒體上引發一波「向布蘭妮道歉」(Apologize to Britney)的風潮,過往聲援布蘭妮、希望法院結束她身上的監護權限制,讓她拿回生活自主權的粉絲也再度發起「放布蘭妮自由」(Free Britney)活動來支持她。
陷害布蘭妮,我們都有份
英國雜誌《Glamour》在《陷害布蘭妮》上映後不久,坦言對於布蘭妮的遭遇,它們「難辭其咎」;布蘭妮的前男友、曾在MV中影射布蘭妮劈腿的知名歌手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也發文向她致歉,承認他過往有許多失言、沒有出言支持正確一方的時刻,而且儘管他關心、尊敬布蘭妮,卻沒有體現在行為上。
在官方Instagram帳號上,英國媒體《Glamour》發布了貼文向布蘭妮致歉。
迅速崛起的歌手
現年 39歲、育有兩個孩子的布蘭妮在 1999年發表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愛的初告白》(...Baby One More Time)出道,她出色的歌喉、表演實力讓她獲得大量鎂光燈的關注,不僅八卦小報,就連《紐約時報》這類知名媒體、電視台、脫口秀等,也紛紛將資源集中在報導布蘭妮的婚姻、家庭、親子關係等新聞上。
每天都在找故事
「布蘭妮的故事出現在一個紙本雜誌每周都在尋找封面故事的年代,」曾在美國專門報導社交名流周刊《Us Weekly》工作的編輯佩羅斯(Jen Peros)說道:「我很討厭這麼說,但是當你發現名人行為有異時,這就是你要找的故事了。我們也知道這會讓雜誌大賣。」
特別愛報緋聞、性生活
在各種有關布蘭妮的新聞中,媒體尤其喜愛報導她的緋聞或是和性生活有關的消息。舉例來說,當布蘭妮的前男友賈斯汀在兩人分手後於MV中影射她出軌時,美國主播索耶(Diane Sawyer)在 2003年節目《黃金時間》(Primetime)的訪問中,拿著出軌傳聞及布蘭妮在交往期間打破婚前守貞承諾這兩件事,質疑布蘭妮的道德操守,最後讓布蘭妮當場落淚。
又是剃髮、又是攻擊汽車
一直到 2007年,布蘭妮終於無力承受巨大的鎂光燈壓力,先是在美髮店裡被狗仔隊拍到親手將頭髮剃掉,接著更被爆出受不了媒體沒日沒夜地跟拍,而拿著雨傘攻擊狗仔隊座車的消息。
父親成為監護人
最終,壓力也導致布蘭妮的心理健康出問題,布蘭妮的父親傑米(Jamie Spears)便以此為由向法院申請成為布蘭妮的監護人,代管她的生活、財產等各個層面。
因媒體形象而大受批評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文化歷史學家羅賓遜(Lucy Robinson)教授分析,近代很多知名的女藝人像是瑪莉蓮夢露(Marilyn Monroe)、惠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艾美懷斯(Amy Winehouse)等人,都曾有類似遭遇,皆因媒體為她們形塑出的形象而飽受批評。
If Britney Spears survived 2007, You can make it through today! Mug now available check out our #Etsy Shop today pic.twitter.com/KqipZUsor4
— Glazed Image (@GlazedImage) August 13, 2015
布蘭妮崩潰後,有人便拿此事作梗,生產出寫著「如果布蘭妮能撐過 2007年的崩潰事件,你當然也能撐過今天」的馬克杯當成商品販售。
批評、嘲諷成日常
更可怕的是,英國《衛報》的電視專欄副編輯戴維斯(Hannah Davies)指出,在布蘭妮崩潰、傳出越來越多失態舉動後,整個社會似乎對批評她感到習以為常,隨處都可以看到拿布蘭妮崩潰一事做梗的商品,像是馬克杯、小卡片等。
戴維斯補充道,從當時媒體大量報導布蘭妮的心理健康問題來看,媒體根本「沒有對布蘭妮展現出真正的同理心」。
公眾也要負責
然而,媒體就該獨自扛起所有責任嗎?前八卦網站TMZ製作人霍爾特(Dax Holt)不這麼認為,因為若不是有一群對布蘭妮的大小事都感到無比好奇的公眾,媒體未必會緊追著布蘭妮不放。
在看過《陷害布蘭妮》紀錄片後,他難過地表示:「我沒法想像成為世界焦點這麼多年的感受。」
「只要不小心踏錯一步,整個世界就會一起來嘲笑你。」
目前,布蘭妮都還沒有親自回應她對紀錄片《陷害布蘭妮》的看法,但她曾在周二時發表了一則貼文,似乎就在回應近期發生的事件。
社群媒體崛起後,情況有改善嗎?
今日,名人們所面對的媒體環境已經不同,社群媒體崛起後,名人們的處境是否隨之改變呢?英國《衛報》電視專欄副編輯戴維斯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社群媒體反而惡化了這種跟拍、探知名人隱私的現象,讓小報有更多管道獲得八卦資料。
但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的讀者部門負責人阿什頓(Beth Ashton)卻持相反的立場,他說:「社群媒體讓名人們能快速回應與自身有關的爭議、控制與自身有關的事實。」
「當有人立刻挑戰媒體的說法、又和上百萬的追蹤者分享,你不太可能忽略他們的回應。」
布蘭妮怎麼說?
到目前為止,布蘭妮本人都還未正式出面回應她對「向布蘭妮道歉」或是《陷害布蘭妮》的想法,但《紐約時報》發現,布蘭妮在周二(16)發了一篇貼文,似乎就在回應此事,她說:「我始終喜歡待在舞台上的感覺......,但是我需要一點時間學習如何當一個普通人。」
「......切記,無論我們自以為多麼了解一個人的生活,與實際活在鏡頭後的那個人相比,我們的認知都是微不足道的。」
Remember, no matter what we think we know about a person's life it is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actual person living behind the 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