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愈活愈年輕 英科學家成功讓53歲女性皮膚細胞回到23歲

科學家宣布,他們成功將53歲女性的皮膚細胞樣本年輕了30歲,其細胞的狀態就像是23歲一樣。

文章插圖

不老傳說不再只是傳說?

人類始終抱持著返老還童的美夢,找尋著傳說中的不老泉水,希望一口飲下就能恢復年輕的樣貌,如今科學家似乎發現一種猶如不老泉水般的科學技術,能讓人再次變得年輕起來。

實驗室中的回春之術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組織巴伯拉罕研究所(Babraham Institute in Cambridge)的研究團隊,將一名53歲女性的皮膚細胞樣本回春到了23歲時的狀態,此次的研究成果發布在生物醫學及生命科學期刊《eLife》上。

有望減少老化疾病

「我們想實現這個夢想很久了,因為很多疾病都與老化有關,一想到能在這方面對人類有所幫助,我們就覺得很興奮。」巴伯拉罕研究所組長,也是此次研究的第一作者雷克(Wolf Reik)表示,他希望這個技術最終能幫助人們在邁入老年時,身體能更加健康。

關關難過 關關過

不過,有鑑於這還只是早期研究階段,雷克強調,要實際運用在醫療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一一克服。但值得高興的是,這次的研究確實讓再生醫學又邁出關鍵的一步。

文章插圖

桃莉羊與再生醫學

事實上,再生醫學的興起與上世紀90年代複製桃莉羊(Dolly the Sheep)的技術密不可分。

1996年,正當山中伸彌在整形外科醫師之路上不甚順遂時,他受到桃莉羊的啟發,在看到體細胞透過核移轉技術形成胚胎並長成完整的個體後,他的內心萌生一個大膽的想法。2006年,山中與研究團隊成功將桃莉羊的複製技術簡化,發展出名為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的新方法,透過嵌入四種關鍵的基因(又稱為山中因子)並耗費50天的時間,將體細胞順利轉化成幹細胞

這些幹細胞,也就是所謂的iPS細胞,將可以繼續在實驗室中分化成各種組織與人類器官,避開了人們擔心的「透過複製人或受精卵細胞才能得到器官」的極大爭議,山中也因這突破性的研究獲得201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奠基於山中研究的基礎,巴伯拉罕研究團隊想找出更簡單的方法,打算使體細胞再生且不會轉化成幹細胞,保留原先體細胞的功能。

研究團隊徵召3位平均年齡50歲的捐贈者,捐出皮膚細胞的樣本,然後將這些皮膚細胞施以山中因子,但只花費13天就將山中因子移除,接著觀察細胞的生長狀況。

巴伯拉罕研究團隊之一的生物科學博士吉爾(Dilgeet Gill)說道:「我記得那天看到結果,我簡直不敢相信,那些細胞比原本的細胞年輕了30歲,這真是令人興奮的一天。」

在經過表觀遺傳時鐘(epigenetic clock)的測量和轉錄組(transcriptome)的定序後,團隊肯定皮膚細胞的樣本確實回到了年輕的細胞狀態。

文章插圖

年輕的細胞 年輕的活力

在實驗室中,逆齡成功的皮膚細胞與對照組中的皮膚細胞相比,逆齡的皮膚細胞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collagen),也能更快地癒合傷口。

「我們證明細胞可以在不失去原來的功能下再生,還能修復老舊的細胞功能。」吉爾說道。

目標:愈老愈健康

不過要將這次研究結果應用到臨床醫療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為就現有的資料來看,iPS細胞仍存有致癌風險。

巴伯拉罕研究所組長雷克相信,雖然團隊尚未完全明白此次再生的機制,但知道細胞可以被再生和修復,為他們帶來希望,他們期待未來能找到更安全的方法達到細胞的再生。

雷克:「長遠目標是延長人類的健康而不是壽命,如此一來,人們可以愈老活得愈健康。」

美好的理想

雷克指出,在未來,這些技術或許能做成抗衰老藥丸,「這技術早前已經試用在實驗室老鼠身上,出現細胞再生恢復活力的跡象。像是一項研究就表示,如果能將胰臟再生,將有可能治癒糖尿病」。

人類許多疾病像是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阿茲海默症,都與細胞的老化和缺損有關,如果與這些疾病關聯的細胞能夠再生,便能治癒這些疾病。

現實的殘酷

但倫敦生物醫學中心克里克研究所(Crick Institute)教授洛威爾貝吉(Robin Lovell-Badge)認為,光從此次研究結果就談到抗衰老藥物或是臨床上的應用都還太早,「如果你找到一種安全替代的方法,那很好,不過結果可能還是會一樣糟,因為其他細胞又會需要另一種方法,最終它們是難以控制的。要進展到全身細胞都能安然無恙,大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那之前,這都只是一種猜測而已」。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