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吸睛無底線 其他社群媒體跟進卻挨批

活在這個人手一機的年代,現在開著電腦、拿著手機或抱著平板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應該都有看過Tiktok短影音吧?

與2004年推出的Facebook、2006年的Twitter、2010年的Instagram等社群龍頭相比,2016年才正式上線的Tiktok,在短短幾年內,就已經吸引超過6.9億次下載。到了2020年,Tiktok更是成功攻佔多數青少年和青年的手機,並超越Facebook和通訊軟體WhatsApp,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多的應用程式。

文章插圖

每日平均使用82分鐘  假訊息的巨輪滾動你的眼球

這個在全球有超過10億用戶的「使用者原創內容」(UGC)影音平台,使用者不只能夠瀏覽半個地球之外的有趣新鮮事、看歌手和演藝明星的日常生活,當然各式各樣的假消息和錯誤資訊也無可避免的映入眼簾。

美國研究發現美國人平均在Tiktok上的時間,與Twitter相比差了三倍,在Meta旗下Facebook及Instagram的使用上,則是相差兩倍。這樣的高使用率,也讓Tiktok成為部分有心人士刻意操弄、散佈和製造錯誤訊息的目標。

德國就有Tiktok使用者在選舉期間,冒名頂替當地政治人物,試圖影響選民判斷;菲律賓則是有Tiktok影片透過幫獨裁者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洗白,讓兒子小馬可仕能夠順利當選;美國11月初將迎來的期中選舉,在Tiktok上也開始出現有關選舉的各式內容,企圖強化特定的政治立場。

文章插圖

除了Tiktok和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傳出使用者個資洩漏事件層出不窮外,《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攻科技與假訊息方面的記者徐芬霓(音譯,TIffany Hsu)也表示,對於Tiktok所呈現的內容,使用者應多加留意,她說:「一個擁有詭異演算推薦法的短影音的平台,上面一直都有幾十億的用戶在使用。Tiktok的二重唱影片跟允許假名等功能,也意味著用戶可以輕易地變造各種影片。」

徐芬霓指出,Tiktok跟其他多數的社群媒體一樣,是禁止政治廣告的,但因為多數的政治人物可能沒有Tiktok帳號,或是即便有帳號,追蹤人數可能也遠遠不及知名的網紅或KOL。「這樣的話,使用者所獲得的資訊就會仰賴這些『影響者』(Influencer)。只是這些影響者們,是不是有從政治人物那邊拿錢做宣傳,這我們就不知道了。」徐芬霓說。

像去(2021)年由川普釀成的美國國會大廈暴動,當時的社群媒體如Facebook和Instagram開始出現各式「停止竊取選舉」(Stop The Steal)的貼文和主題標籤一事,也使得Facebook和Instagram不得不儘速下架相關文章。

只是,在Tiktok上雖然沒辦法找到#StopTheSteal的hashtag,但就像以前遊戲聊天區禁止使用的罵人詞彙,還是會有玩家找到同音字,或在關鍵字中間多加一個字,規避偵測。#StopTheSteal也透過把字變成#StopTheStealllll,來規避平台的檢舉機制,讓要偵查、警告或下架不當的內容,變得愈來愈難。

「當影片長度太短,說明文字又超少的情況下,你真的完全不會有任何餘力和時間,去發現這些短影音裡面隱藏的細微政治宣傳。」哈佛大學蕭倫斯坦中心(Shorenstein Center)研究員法根(Kaylee Fagan)說。

短.癮.音

文章插圖

從可愛動物、變裝影片到政治人物或KOL對時事的針砭,Tiktok的短影音形式及無限輪播的功能,能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接觸到大量且有趣的資訊。突破短影音始祖Vine的6秒影片限制,擁有二重唱模式及提供各式音樂給用戶的使用的特色,也是Tiktok得以竄紅,並持續坐穩短影音社群龍頭寶座的原因。

這些經過演算法挑選、長度極短、衝擊度又高的影片,也讓Tiktok的用戶在觀看時,就像被打了很多劑的多巴胺。不僅產生快感和對新奇事物的滿足感,平台上各式各樣新鮮有趣的內容,更進一步地引發用戶想要一直「繼續看下去」的渴望。

印度身為Tiktok下載及使用人數最多的國家,卻在2020年六月宣布禁止Tiktok和中國其他的58款App,美國順勢成為了Tiktok用戶數最多的國家。全美的使用人數加總起來,更是上看1.2億。不過擁有如此龐大的使用者量,未必代表這款社群媒體沒有令外界感到擔憂,或覺得不妥之處。

Tiktok的使用和發展軌跡,和多數你我都常使用的社群媒體一樣。從一開始的純粹好玩,或協助用戶增進人與人之間連結,到後來「日久見人心」,缺點也跟著優點一起原形畢露。例如,在幾秒內就播完的影片,常常只能呈現出一部分內容,讓使用者在觀看時只獲得了片面資訊。Tiktok的使用,也很有可能會導致青少年的使用成癮,以及產生焦慮症厭食症等心理疾病。

雖然,有社群媒體的研究也有點出,用戶透過相互分享自己的疾病症,有助於分擔罹患生理或心理疾病的孤獨感。只是,像Tiktok上的各種有關心理疾病症狀、心情分享等短影音,卻也可能會導致使用者滑到影片時,感到不適或症狀被觸發。對於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有關心理疾病的內容,心理師豪(Jenny Howe)就表示:「有助於減少該疾病的污名,但卻也可能會導致其他的副作用。」

此外,近期一項對Instagram、Snapchat和Tiktok的訴訟也指出,像是Tiktok最低的使用者年齡限制為13歲,但光是在2020年,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約4900萬)的使用者年齡,低於13或剛好14歲。

祖克柏也搶搭Tiktok短影音列車  IG用戶卻不買單

文章插圖

Tiktok的爆紅,也讓其他社群媒體的老闆們動起來,希望可以把短影音的功能挪到自己的平台上使用。像是繼影片和IGTV之後,Instagram所推出的連續短片(Reels)就是取材Tiktok的其中一個例子。

Instagram領導人莫瑟里(Adam Mosseri)日前就在Twitter上發布影片,以「現在在Instagram上面發生了很多事」作為開頭,強調目前的社群頁面正在經歷改版以及測試。

莫瑟里也表示,Instagram雖然是以照片起家,但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內容以影片的方式出現在大家的首頁上。「我必須誠實跟大家說,我相信未來Instagram將會逐步變成以影片為主。因為即便我們沒有做任何的操作,現在時間排序(Chronological Feeds)的狀況就已經是這樣了」莫瑟里解釋。

只是,Instagram把更多短影音功能塞到使用者的首頁上,此一改版舉動,卻也遭到美國知名網紅家族成員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以及凱莉詹納(Kylie Jenner)等人的反彈與抨擊。Instagram效仿Tiktok的行為也引起不少用戶反彈,發起「讓Instagram恢復原本Instagram的樣子」(Make Instagram Instagram Again),目前已經有約30萬人連署響應。

Meta身為Instagram和Facebook的母公司,在意識到Tiktok的短影音所帶來的龐大商機後,近期也決定在網站上宣布,Facebook直播購物功能將在今(2022)年10月1日退場,並將重心轉往發展連續短片及連續短片的廣告。雖然Facebook本身的直播功能不會受到影響,但如果想要主持或設定購物直播,就無法再在直播中標註商品或加入商品列表。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