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隊員知識+】英國皇室、荷蘭「紫燈區」文化!DQ會員Wendy的知識分享,值得你細讀

專為贊助會員設立的DQ PLUS、OPENCHAT等社群陸續上線後,我們發現小隊員中臥虎藏龍,個個身懷絕技!不僅擁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在各領域也有深度的觀察與見解,小隊員們充滿熱情、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總是令我們折服。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DQ不只是一個知識、新聞傳遞的平台,更是一個充滿活力與深度的知識分享社群!現在,我們推出全新的單元「小隊員知識+」,透過專訪小隊員,分享許多如寶藏般閃閃發光的經驗與故事,並向大家展示了DQ小隊員們的非凡之處。

第一位就是博學多聞的英國通——Wendy。

文章插圖

博學多聞的英國通 小隊員Wendy

英文起家,以翻譯為生,逐水草而居,飄到了日不落國重新開始人生,後來用了所有好奇心在一年內探索了19個歐洲國家,待過BBC一下子,去過聯合國面試,親眼看過Boris Johnson那頭亂髮,也聽過抖森(Thomas William Hiddleston)本人的性感嗓音,相信《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的精神——開拓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彼此,感受生活,這就是生活的目的。後來看見現實跟夢想兩難,回來努力當薪水大盜也努力進行海洋保育行動,信奉睡教,希望能以最大的溫柔去對待所有遇見的人們與事情。

文章插圖

DQ:在OPENCHAT上常看到Wendy分享許多資訊與見解(敬佩不已)如此博學多聞的Wendy是如何理解、思考這個世界呢?

Wendy:自己本身個性就是很喜歡接觸不同的事物,基本上沒有完全不感興趣或是不喜歡的東西,對我來說,世界上很多東西看起來不有趣,只是我們沒有用有趣的面向去了解它,而要學習本身就是花時間花精力,喜歡廣泛的了解與吸收新知,然後針對真正有興趣的領域會深入耕耘。

DQ:聽說Wendy曾在英國生活一段時間,還曾經在BBC培訓,能否與我們分享這段經驗呢?

Wendy:英國媒體對於專題的報導是很深入的,大部分BBC或是歐洲電視台的專題報導都會深入研究調查,並且不只是討論國內的新聞議題,他們的電視台會以長專題深入報導。但台灣的新聞最長就是一分半的一段帶子,很容易就把資料跟訊息傳達得過於簡短;就算有專題報導內容,但台灣(讀者、觀眾)並沒有看長專題的習慣,歐美民眾則是很習慣這樣的電視新聞內容,所以做太短或是不詳盡的報導其實蠻容易招來一般民眾不滿意。

同時,去BBC培訓時有參與到「跑現場訪問」的環節,曾去英國議會看開會。當時討論的議題是Theresa May的不信任案,也有拿過麥克風、幫忙搶位置,為當時還是議員的Boris Johnson收音。那天開會開到了晚上十一點,聽著全場一起喊著「Aye」,真的是非常震撼人心。看著電視電影畫面在眼前上演,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

文章插圖

DQ:聽說Wendy是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的忠實粉絲。能否與我們分享,你對英國皇室與英國文化的觀察與體悟呢?

Wendy:英國文明的歷史基本上是受到王室影響而生成的,而在世界不斷變動的過程裡,英國王室在多次的騷亂裡都努力存活了下來。

基本上英國王室定調了英國某些人的生活基準與基調,對許多英國人來說,認同英國王室是一種認同自己國族與民族的一種精神象徵,除了傳統儀式的保留凸顯了英國人對於傳統價值與文化傳承;英國王室的公關角色也成了一種現代外交上的獨特風景,讓英國王室成為現代社會一種中立且中堅的機構,這一點尤其凸顯英國王室的價值,而且它的角色無法被取代。

英國王室成員並不是生下來就只是當個富二代,每一個王室成員都需要承接責任,且皆是以最高的行為準則被大眾檢視。

當他們身負的責任越是重大,他們就要更嚴謹的要求自己的外在表現。

女王之所以受到推崇,不僅僅是因為她個人的魅力使然,還有她成功地贏得所有不分國界從元首到平民的信任與愛戴。就算王室是只屬於英國的王室,但王室的立場超脫了黨派;身為信仰中心但卻包容多元、雖然傳統但努力與世界接軌,王室似乎成為了變動世界中不變的精神象徵,但又能夠與時俱進且靠近人群。

在我看來,王室是英國社會的安定來源,雖然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和英國王室連接性沒有那麼強,但不可否認,英國王室還是現代英國文化的基石。

在現代,明星政要們總是走馬看花的來了又走,好萊塢明星天天在搬家離婚,但英國王室就是英國王室。

文章插圖

DQ:原來英國皇室對形塑英國人的精神、文化有如此深刻的影響。及至今日,對當代英國社會亦是如此嗎,連結依然如此緊密嗎?

Wendy:我是支持王室存在的。

英國王室的基礎精神是——政治不干政。雖然英國王室並沒有實質的政治權力,但國王/女王在各種政治活動中仍然有其特殊的角色,在女王執政時期,女王更是擔任了大英國協的元首;在大英國協裡,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而其中有16個國家將女王認做自己的國家元首,而且女王可以對政府提供施政意見與建議,協助維持大英國協各成員國和平相處,因為他們有著同樣的精神領袖。

在實際生活層面上,在2017年,國際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預估:英國王室為英國經濟直接貢獻17.6億英鎊;平均近十年來,每一年王室約為英國經濟貢獻18億英鎊值,對整體經濟價值貢獻為675億英鎊。

這些品牌效應不僅僅是周邊商品銷售而已,英國王室所有的品牌認證——王室委任認證(Royal Warrant of Appoint)是王室成員或是貴族為他們提供的商品、服務的公司提供的稱號,也是大英國協裡具有權威性的認證機制,此類的認證、授予特許品牌等殊榮也同樣帶動經濟產值。在2017年就帶來了約2億英鎊的經濟價值,對單一品牌來說,王室特許品牌會為其帶來約5%的銷售成長。

文章插圖

王室所帶來的還有各類慶典與儀式帶來的旅遊與零售業經濟效益,如在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直接帶動同期赴英旅遊35萬人次旅客的成長量,以及20億英鎊的經濟效益,婚禮的紀念品、郵票、徽章與王室的周邊產品銷售就有佔了5億英鎊,王室的人物影響也直接在文藝界有經濟產值,許多電視劇與電影如《王冠》(The Crown)、《維多利亞》(Victoria)、《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以及各類書籍與雜誌等。

這些經濟效益也都是以千萬英鎊來計算的,要說英國王室被英國政府供養,不如說英國王室也在養著英國的人民們。

文章插圖

DQ:關於王室存廢與否的爭論,始終是英國人討論不休的話題。請問Wendy對此事有什麼看法呢?

Wendy:要討論王室存廢的議題,有一派一定會說:如果英國王室被廢除,可以達到真正的公平正義。但,「達到公平正義」的定義我覺得是值得被探討的,所謂的公平正義是否能在王室消失後真正的做到平均分配?還是王室的大量資產要由誰來負責處分?

我可以試想就算王室真的有一天被廢除,那些資源依舊留存在某一些人手中,並不會成為真正的公共財也不會增添多少效益;因為有很多王室現存的文物、住宅以及資料都是因王室的存在而在被維護著的,也因為王室認為本身有義務要維護這些資料與傳統並公之於眾,所以他們供養了博物館、基金會以及其中的工作人員,並提供他們維護與研究的經費。

王室確實擁有了許多資源,但同時他們也在使用這些大量的資源對社會做出貢獻。

文章插圖

現今的王室並不是坐在家當無所事事的富二代,許多的王室家族成員關心社會大事,成立了公益組織,關心環境保育問題,此外,也有許多的王室高級成員投身進入戰場,女王本人就曾經參與過二戰,並且會自己駕駛軍用卡車修理引擎,女王的兒孫們也都參與過戰場,雖然有人抨擊過王室成員上戰場還是享有特別待遇,但至少王室成員上過戰場,實際當兵報效國家,但許多人其實是做不到這件事情的。

DQ:原來英國皇室之於英國文化有那麼深厚特別的意義!能否請Wendy分享一些英國王室的可愛有趣小知識呢?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012345

DQ:在現在的英國皇室中,Wedny有最喜歡的皇室成員嗎?

Wendy:安妮長公主。她喜歡馬術,同時也非常盡心盡力的在履行王室職責,非常做自己,是第一個再婚的王室君主後代。

文章插圖

但這是在世的王室成員,若全部的王室成員裡我最想介紹的當然是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 Countess of Snowdon),天生叛逆活潑熱情,與伊莉莎白女王個性截然不同,是王室成員中第一個努力勇敢做自己的成員,在那個年代更屬不易。

DQ:原來有許多帥氣的公主!欣賞這些特質的Wendy,冒險足跡也遍佈歐洲大陸。能否與我們分享旅程中印象深刻的經歷嗎?

Wendy:我自己最深刻的旅遊經歷是到荷蘭去玩真人圖書館(Living Library)。這一段其實是一個意外,當時我正在經歷人生最痛苦的一次失戀,當時朋友就鼓勵我玩Tinder,後來就發現可以透過交友軟體找到一些沒有想過的人,當時異想天開地想要在荷蘭找特種行業的人出來聊天,而且意外的其實蠻多的,但他們大部分上去(Tinder)也是為了要找其他的香客來源……不過我就在交友軟體上寫了,我想聽他們的人生故事,邀請他們在麥當勞見面,會請他們吃一餐麥當勞。

很意外的,有六位網友答應跟我講故事(害我吃了很多次麥當勞),但他們也不是全部都是紅燈區女郎,也有紫燈區的朋友現身。紫燈區是變性人的色情行業工作者。還有一位我印象很深刻的網友,他是一位正在變性中的變性人,跟他聊天的過程,我才知道變性過程的辛苦,他非常認真地跟我解釋他變性過程要做的決定、療程的長度還有很多變性人對於世界的思考角度。也是那一次會面,讓我意識到他們所想的、經歷的跟我們很不一樣,他們也沒有想要傷害其他人,但很多大眾的評論與意見卻很容易傷害到他們,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聽見變性人朋友跟我分享他們的想法,那次會面收穫良多。

文章插圖

而紅燈區女郎的故事也很特別,其中有一位跟我說,她自己很早就曾接受過歐洲媒體訪問,在1月的時候刊出專題報導,所以她以為我也是來寫新聞的記者。她一開始來到紅燈區是為了賺錢養活家人;原本她的工作要值大夜班無法照顧小孩,也無法賺夠錢,後來在朋友介紹下,她將小孩交給家裡母親照顧,隻身從東歐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賺錢寄回家。

但其實,他們賺的錢跟所承擔的風險並沒有成正比,這份工作真的沒有想像中容易,除了學習床上取悅客人的技巧以外,很多性工作者是要冒著生命危險在接客的。畢竟是特別的工作場所,他們的工作場域沒有監視器,也不會有呼叫系統。其中一位就有遇過客人在過程中用皮帶刻意勒緊她的脖子,伺機要取她的性命,所幸她的同事破門救了她;還有客人逼迫她使用毒品,後來雙雙送醫急救。

文章插圖

同時,性工作者也可能在過程中遇到不講理的顧客:不願意使用保險套、執意發生不安全性行為,也有客人拿硬物強迫進入性工作者,逼迫他們服從;也有人在事後心有不滿,在路上等他們下班後拿棍棒攻擊,更甚者,也有宗教狂熱分子偽裝成客人,持武器攻擊性工作者,就為了行使心中正義——想要世界上的色情行業都消失。也有聽說真的有人故意去找變性人性工作者,帶了刀片將私處割開致其流血之死,製造仇恨犯罪……關於他們的故事有太多太多可以說,所以每一位從一開始見到我都是很平靜的吃著麥當勞,到最後都情緒激動地跟我訴說他們的生命故事。

DQ:海明威曾形容巴黎就像一場流動的饗宴:「如果你夠幸運,年輕時待過巴黎,那麼巴黎將一輩子跟著你。」Wendy會如何形容英國,以及英國對你的影響呢?

Wendy:我覺得是——我來,我看見,我征服(Veni, Vidi, Vici)。

並不是因為我真的征服什麼成為自己的東西,而是我體驗過某些事情,所以這些記憶成為了我自己珍藏的東西,任何人可以聽過這些故事,但從來都沒辦法把他們從我身上拿走。

英國生活的影響是讓我知道「所讀之書皆有其源」,而我覺得自己不是什麼世界偉人,但我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傳達給其他人,影響其他人一起喜歡這個文化或是知識。

I am not a writer, but I am an interpreter.

我這一生所要做的是重生、見證與接納,重生開闊眼界、見證世界的美,然後接納所有不同並與這些不同交流。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01

DQ:感謝Wendy如此精彩的分享。最後能給DQ、或小隊員一段話嗎?

Wendy: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義與絕對的正確,世界上永遠有探索不完的地方與知識。

希望可以跟DQ、領航員還有小隊員們一起繼續探索世界:)


DQ採訪後記

看到這裡,相信螢幕前的你也有許多驚訝與好奇:這知識與經歷未免也太豐富了吧!畢竟金探子第一次見到Wendy時也是如此(燦笑)噢不,應該說每次見到Wendy,她總還能讓我更大開眼界,更增廣見聞。

你是否也與Wendy一樣,對知識抱有深深的熱忱、對任何事物有著無限的好奇呢?金探子誠摯邀請您登入DQPLUS,並加入OPENCHAT社群,在這臥虎藏中的社群中,隨時都有五花八門且含金量豐富的知識交流與討論,只要你願意,我們就能為彼此打開視野、探索世界。

💙讓我們一起打造DQ世界觀,建立屬於我們的知識社群 ( • ̀ω•́ )💙

👉了解如何加入DQ PLUS/OPENCHAT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