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印度需要耐心,大約10年前,我們找不到明確的發展模式。經過幾年摸索、營運團隊本地化之後,才找到適合印度的模式。」
德里台灣商會會長何俊炘是太思科技集團董事長,2014年開始扎根印度,那也是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上任以及推出「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的一年。
「商業模式轉型是台商需要學習面對的事情,不見得要堅持做自己原來的產品,因地制宜、適時轉型也是一個好的發展模式。」何俊炘分享他的印度經驗。
找尋中國外的生產基地,印度出頭天來了!
早在10年前,隨著中國工資上漲、勞工與環保法規漸趨嚴苛,在中國營運的外商已開始尋找替代生產基地。近年中國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清零封控措施、美中貿易對抗與科技戰加劇,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更是加快外商落實「中國加一」策略的腳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占有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印度,進入外商的眼簾。
天時:印度作為民主國家,被西方陣營認為是理念相近的「天然夥伴」與「安全夥伴」;地利:印度內需市場龐大,且基礎建設如火如荼發展中;人和:印度人口估計已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且年齡中位數不到29歲,勞動力充沛。
「在印度製造」政策旨在把印度發展為全球設計與製造中心,透過設立工業區、打造工業走廊、去執照化、提供獎勵與優惠、扶植新創公司等措施,為外商開放了投資之門。
在這項政策下,印度取得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從2014年的451.5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835.7億美元高峰。最近,特斯拉、波音、谷歌等國際企業,都對印度展現高度興趣。
中國製造 VS 印度製造
何俊炘說,「在印度製造」與「中國製造」看來相似,但意境大不相同。
他說明,「中國製造」是以經濟為本位,目的就是要賺錢,為了吸引訂單,可以犧牲品質與環境,但莫迪的「在印度製造」提倡「產品零缺陷、環境零影響」(Zero Defect, Zero Effect),不為廉價而降低品質、不為生產而破壞環境。
「因為有品質和環保的要求,印度會走得比較慢,但會走得更遠。」何俊炘說,印度勞動人口估計可在未來20年內成長32%,但根據2015年《印度全國技術發展政策報告》,印度勞動人口中,只有4.7%接受過正式培訓,遠低於日本的80%和韓國的96%,若是這樣的情況沒有改善,印度對世界勞動力的貢獻也會有限。
另外,印度有28省以及八個聯邦屬地,文化多元,境內光是1萬以上人口使用的語文就多達122種,且沒有全國共通的語言,各省有自己的法律,加上種姓制度、宗教矛盾等其他因素,外來企業如何管理印度員工,將有一段學習的過程。
這些投資障礙印度政府看到了,因此推出「技能印度」(Skill India)與「投資印度」(Invest India)等配套作為解決方案。「技能印度」旨在為年輕人培養市場需要的技能;「投資印度」則是介紹各地風土民情、投資優惠等資訊,以利投資人與地方接軌。
有望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事實上,印度很早就躋身製造大國之林。根據聯合國2019年資料,印度製造業產出占全球3.1%,高居第五,特別是藥品、汽車、電子、紡織、皮革和珠寶等項目。只是若與產出占全球28.7%的中國相比,印度顯然還有一段路要走。
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倪若拉(Nupur Nirola)分析,中國過去是以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的策略,取得市場自然壟斷地位;但印度走的路線不同,主要目標是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樞紐。
倪若拉指出,廉價勞工充沛、通貨膨脹率低且政經環境穩定,是印度吸引外資的優勢,未來若能加快發展基礎設施、改善勞動參與率、提高經商便利度、加快薪資改革、增加研發支出,整體競爭力將可更上一層樓,有機會在10年內成為新的世界工廠。
被問及目前哪些產業最適合外商前來投資?倪若拉認為,除了汽車產業之外,印度政府正積極推廣綠色能源,估計到2030年,印度需要450萬瓩的再生能源產能,因此太陽能、生物能源、水力及風力發電等,都有相當大的投資潛力。
供應鏈不完整,成為中小企業進軍阻力
印度內需市場龐大,但對許多外商來說,產業供應鏈不完整是在印度遭遇的主要挑戰之一。
班加羅爾地區台灣商會會長陳木騰分析,在外商眼中,中國和東南亞普遍被定位為出口基地,而印度的亮點在於其內需市場。
也就是說,到印度投資的外商傾向於做內銷,因此廉價勞工就變得不那麼具有吸引力,外商不來設廠,供應鏈就不易成形,沒有供應鏈,工廠的生產成本就會變高。
旅印四年多的陳木騰說,印度政府設下關稅壁壘希望外商進來設廠,但就台灣中小企業而言,由於資金相對缺乏,能承受的風險較低,加上不善於行銷,以及願意外派到印度的管理人才難尋,除非在印度已有固定客戶,否則不會貿然前來。
此外,印度土地取得成本相對較高、獲利匯出條件較嚴,跨國企業幹部所得稅稅級高等因素,也令部分外商遲疑不前。
陳木騰還觀察到,就電子產業而言,已進場的台灣大廠仍以智慧手機組裝為主。以代工蘋果iPhone手機的鴻海為例,它的上下游廠商垂直整合度高,所需零組件多能自行生產,其他台灣中小企業想要打入手機供應鏈並不容易。
印度攜手美、日,盼能打造下一個半導體重鎮
為配合「在印度製造」,莫迪政府2020年推出260億美元的生產激勵計畫,涵蓋14個產業,以半導體和電動車為重點支持項目。
莫迪今年6月訪美,成功邀請到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前來設置半導體組裝與測試廠,首批在印度製造的晶片,預估可在2024年底面世。此外,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7月也與日本經濟產業省簽署備忘錄,共同發展半導體產業。
萬事起頭難,但印度已經踏出第一步,生態圈可望慢慢成形,台商應把握契機、趁早卡位。
目前地緣政治大環境對印度有利,但成為世界工廠也非一蹴可及。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公布的2023年《IMD世界競爭力年報》,印度在64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40,基礎設施不足仍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名台商說,投資印度有挑戰也有機會,能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取決於印度政府如何揚長補短,同時在扶植自家企業之際,也讓外商有錢賺,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