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亂、落後、火車頂上坐滿了人,可能是多數民眾對印度的刻板印象,但作為有心成為印度太平洋區域強權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政府近年來致力推動包括綠色能源及環境保護,街道上的電動車也明顯增加。
力推電動車 莫迪提出2030年起不賣燃油車
2017年,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提出2030年起印度只賣電動車的目標,這比許多先進國家擬下的2040年新車零排碳路線圖還早10年。
莫迪去年8月參加風神鈴木(Maruti Suzuki)汽車廠40週年慶時,再次提到推廣電動車的雄心,並把車輛電動化形容為印度的「寧靜革命」。因為電動車具有安靜的特性,正悄悄地改變印度道路的風景,能降低印度的排碳量以及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電動車在印度很好辨認,只要車牌是綠色,就是電動車。雖然整體普及率不高,僅占全國車輛總數不到百分之一,但增長速度卻很快,首都德里常可看到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間,特別是公車。
根據印度道路運輸暨公路部資料,印度在2021-2022財政年度,也就是2021年4月1日到2022年3月31日,全國電動車銷售量為42萬8,224輛,和前一個財政年度的13萬4,460輛相比,增加逾兩倍。
資料也顯示,截至2022年8月,印度有139萬2,265輛電動車在街頭行駛,其中三輪車達79萬3,370輛,占比超過五成,顯示三輪車正成為這場「寧靜革命」的主角。
電動三輪車便宜又好用 自僱司機的優先選擇
在印度,三輪車多是用來載客,在鄉下地區連結鄰近村莊,在都會區則接駁住家、辦公室及捷運站,也有少數加大型是用來載貨。
電動三輪車的售價比傳統汽、柴油或瓦斯三輪車便宜許多,加上政府為鼓勵民眾購買而免除部分繁瑣執照申請程序,因此逐漸成為自僱司機的優先選擇。
現年36歲的庫瑪,住在德里穆尼爾卡(Munirka)小區,他也是去年入行的電動三輪車司機之一。庫瑪告訴《全球中央》,他本來駕駛計程車,只能領取低廉的月薪,且工作時數長,還常被雇主責難,於是咬牙拿出積蓄買下一輛電動三輪車,自己當老闆,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載小孩上學。
視車型而定,電動三輪車要價最低不到11萬盧比(約新台幣4萬元),使得普及率快速提升。
進口電動轎車貴參參 富人精打細算也縮手
印度車輛電動化現階段以三輪車為主力,順理成章。印度擁有14億人口,但人均所得不到13萬盧比(約新台幣5萬元),想推廣四輪的電動轎車並不容易。
根據業界資料,四輪電動車的銷量占印度汽車總銷量不到0.1%,這是因為電動轎車售價偏高,即使是最便宜的國產電動轎車,也要價48萬盧比,而且只是兩人座,大公司如塔塔(Tata)製造的小型電動轎車,售價則約85萬盧比。
進口電動轎車的售價更不用說,印度政府為保護正在起步的國內汽車產業,對售價4萬美元以上的外國車課徵100%的進口稅,保險及運費也必須算在內;4萬美元以下的外國車則課60%進口稅。
這讓精打細算的印度富人,對於入手進口電動轎車也得考慮再三。
進口稅的問題導致印度電動車選擇不足,印度政府雖曾爭取特斯拉(Tesla)汽車公司前來投資,但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要求印度先降低進口稅,雙方僵持,印度街上也暫時難以看到特斯拉電動車。
製造消費都有優惠 台商布局印度市場
除了價格昂貴、車種選擇不足之外,充電站尚未普及,以及多次電池爆炸事件帶來的安全性憂慮,都是阻礙電動轎車打開印度市場的原因。印度政府雙管齊下,對製造方及消費方都提供諸多優惠,希望扭轉這樣的局面。
根據2019年4月通過的「電動車加快製造暨採用第二期計畫」(FAME-II),印度政府會在三年內撥出1,000億盧比(約新台幣383億元)經費,補助業界生產7,000輛電動巴士、5.5萬輛電動或強混合動力(Strong Hybrid)四輪車、50萬輛電動三輪車及100萬輛電動二輪車。
印度班加羅爾(Bengaluru)台灣商會會長陳木騰表示,台達已在印度布局充電樁、緯創計劃投入二輪及三輪電動車市場、成運也尋求和印商合作布局電動巴士、東元和日本合資工廠在班加羅爾做電動車馬達、鴻海也在評估印度四輪電動車本地市場。陳木騰補充,印度屬於內需市場,比較不受外在景氣影響,印度政府也多次與台商會接觸,表達希望合作開拓市場的意願,是台商進場的良機。
台灣在電子零件、電池等電動車組成部分都有不錯的水準,台商認為可先從參與電動車供應鏈著手。不論印度是否真能實現在2030年停售化石燃料車的野心,電動車產業都會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