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 vs 非洲
2013年年底,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爆發了內戰,造成上千人傷亡,這場內戰在躍上國際新聞版面受到各國關注,英國《衛報》記者霍登(Daniel Howden)特別針對南蘇丹內戰發表了一篇分析,然而這篇文章卻在網路上掀起激烈論戰。
從《衛報》網站上的留言來看,非南蘇丹人士普遍都能接受記者霍登的看法,但霍登的分析卻在南蘇丹網路論壇上遭到強烈批評,認為這位記者完全誤判南蘇丹當地的情勢。
半島電視台的政治分析師聶波拉認為這個現象相當有意思,他開始思考究竟哪一方的說法才是正確的,以及為什麼西方媒體報導的非洲總是跟事實不一樣。
以種族來篩選
《衛報》在刊登記者霍登的報導時,特別介紹霍登是「第一個在南蘇丹現場的西方媒體」,聶波拉認為這個敘述可以說是忽略了南蘇丹當地數千名記者、作者、消息提供者的實際經驗,以西方媒體為尊的一個敘述。
西方媒體創造了一個以種族來畫分的知識階層,根據種族的不同來篩選資訊,不自覺地忽略當地人的聲音。因此,一個是在過濾資訊時以種族作為篩選機制的意見,另一個則是根據自己在當地的生活經驗所發出的聲音,聶波拉認為他會傾向於相信南蘇丹當地人的意見。
都是刻板印象惹的禍
聶波拉認為,西方媒體因為無法面對並解決知識階層的問題,常會錯誤報導非洲議題,這樣的情形在未來也會持續看到。
第一,在知識階層中,知識被畫分成「西方」和「非西方」兩大陣營。非洲的議題只是作為非西方來進行報導,鮮少被真正地了解並分析事件背後的影響和價值。
另一方面,從歷史書、非洲文學以及觀察到的現象中,西方媒體對非洲早已產生許多刻板印象,各家媒體在報導非洲時,往往是從這些刻板印象作為出發點。例如南蘇丹內戰的報導,記者常以「種族問題」的角度切入,就是最好的例子。
會多種語言才能貼近事實
再者,西方媒體認為自己只要會說英文和史瓦希利語就可以採訪到當地的真實情況,然而光用這兩種語言遠遠不夠,而且和事實可能是有所出入的。
編註:《維基百科》提到,史瓦希利語是(Swahili)是非洲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之一,和阿拉伯語、豪薩語並列為非洲的三大語言,目前在坦尚尼亞、肯亞、烏干達、剛果、盧安達、蒲隆地、索馬里、馬拉威、葛摩群島、莫三比克等國家使用。
和親密關係有關
聶波拉引用了作家韋奈那(Binyavanga Wainaina)說的話,韋奈那在國家地理雜誌上提到,肯亞首都奈洛比地區的人會說 3種官方語言以及當地的方言「申語(Sheng)」,而且他們會視場合不同選擇使用特定的語言,在正式場合像是學校、辦公室用英語,而申語則是在家裡,或是與兄弟會相處的時候使用。
在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切換語言情況,部分台灣人在辦公室和同事說中文,回到家則改說台語。
聶波拉進一步解釋,當一個會多種語言的人在對話中切換不同語言,除了是在尋找最好的措辭來表達意思之外,也與說話者和聽者間的親密程度有關係。語言所表達的意思比文字還要多更多,因此在翻譯的時候,意思一定會產生落差。
沒有被「正確」聽見
所以當一個不會說方言的外國記者踏進一個國家,採訪時只能用官方語言和當地居民溝通,在語言轉譯之間,傳達出的意思就已經失去原本的意義,聶波拉認為這就是外國記者在報導非洲新聞會產生這麼多錯誤的原因。
了解語言切換所帶來的背後意義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舉例來說,許多非洲人都了解種族關係的流動性,因此在方言申語或是其他非洲語言中,「種族關係」這個詞具有可變性和實用性質;然而在英語中,種族關係(ethnicity)卻有強硬、固定不變的意涵。
從當地方言翻譯成英語的時候,用詞意思也隨之改變,因此非洲發出的聲音往往並沒有被「正確」聽見。
自己說自己的故事
聶波拉最後建議一個方法來解決這個複雜的問題,那就是直接問非洲人的想法,並讓他們自己說自己的故事。但就像前述提到的有知識統治階層的問題,聶波拉也自嘲對這樣的事情不抱希望,認為還是準備好面對另一個非洲的錯誤報導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