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抓馬的劇情,只有駝鹿漫步森林 瑞典慢電視吸引數百萬人守在螢幕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 嬿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生活節奏太快、資訊更新速度太快的世界,人們的大腦從來沒有真正休息過,長期下來,沒有快資訊滿足癮頭,人們只會出現缺乏多巴安的焦慮。現在歐洲許多國家盛行一種沒有聲音,只有影像的節目「慢電視」,瑞典公共電視記錄春季的駝鹿大遷徙,就吸引上千萬觀眾觀看。

請轉台到「駝鹿大遷徙」

駝鹿每年春天都會從瑞典的南方,穿越原始的雲杉和松樹森林,遷徙到北方的夏季大牧場,瑞典公共電視台從 2019 年起,每年為期三週,24 小時直播,記錄這個過程,通常鏡頭裡不會有什麼大事發生,但瑞典觀眾每年為此深深著迷。2019 年,當《駝鹿大遷徙》在瑞典公共電視台 (SVT) 平台首次播出時,有近百萬人收看,去年暴增到 900 萬人,今年預計會突破千萬人。

記錄駝鹿遷徙事前準備工作也不簡單,事先鋪設 20,000 公尺電纜,安裝 30 多個遠端視訊和夜視攝影機。15 名工作人員在位於斯德哥爾摩以北 600 公里於默奧的控制室工作,常常一整天都沒看到一隻駝鹿。

雖然節目大部分時間沒有發生任何災難性,或驚天動地的事情,卻能扣人心弦,因為當第一隻駝鹿出現時,SVT 會發送推播警報,螢幕上還有一個計數器,記錄有多少駝鹿出現在畫面裡,觀眾也可以在平台即時對話。很多觀眾稱有時捨不得離開這個頻道,因為怕錯過駝鹿出現的片段。

世界越快,心則慢

媒體專家表示,節目成功是「慢電視」潮流的一部分,有人認為這種潮流是由已故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開創,他在 1964 年電影〈睡眠〉展示詩人約翰喬諾睡了 5 小時 20 分鐘。

2009 年挪威開始播出這類節目,當時內容是記錄卑爾根和奧斯陸長達七小時的火車之旅,吸引百萬人觀看,後來做了五天乘船旅行記錄,當時挪威一半人口收看。之後電視台每年至少推出一檔「慢電視」節目,包括 18 小時鮭魚逆流而上、12 小時柴火燃燒、24 小時憲法講座、12 小時編織馬拉松。《駝鹿大遷徙》製作團隊,就是受挪威公共電視台啟發。

除了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英國澳洲等廣播公司也跟進這製作類節目。2015 年,BBC 4 台播出運河駁船之旅兩小時,收視率是平時兩倍。媒體專家表示,「慢電視」節目不是用情節和剪輯加速,而是強調體驗,共同沉浸等待某件事發生,吸引力正好是沒有刻意營造的緊張和戲劇效果,讓人感到舒緩。

文章插圖

用慢電視,逃離快節奏

看電視一直是放鬆方法之一,但如今看電視只會讓人更焦慮,更不用說滑手機。「慢電視」沒有音樂、沒有劇本、沒有旁白、沒有剪輯,正是現代人所需要的放鬆活動。奧斯陸大學媒體研究教授將「慢電視」比擬為窗戶或逃生閥,使觀眾逃離電視媒體的快節奏。

除了節奏扭曲,相較現代媒體只關注腥風血雨,這類不矯飾鏡頭,會讓人覺得即使日子不太好過,但知道瑞典某個地方,有隻駝鹿過著悠閒生活,就讓人感覺安慰。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