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每年一次的傳統活動
回憶起瑞典家庭在平安夜的傳統活動,雜誌《Slate》的編輯史戴爾(Jeremy Stahl)分享當他在 2006年前往瑞典伴侶家中作客時無預警看到的畫面:
那是12月24日下午三點,只見他女友和女友的家人停下手上的工作,打開電視轉到瑞典公共電視台SVT,觀看名為《唐老鴨和牠的快樂夥伴祝你聖誕快樂》(Kalle Anka och hans vänner önskar God Jul)的迪士尼節目。
而且大家顯然都不是第一次看了,史戴爾觀察到,女友一家人雖然在看的時候很安靜,但有的人會默背出台詞、或是在埋有笑點的地方適時地笑出聲音。
這個節目跟了他們一個世代
「你不會預錄這檔節目等著待會看,你也不會一邊吃飯或做其他事情一邊看,」史戴爾寫道,他進一步介紹這個長達 1小時的節目不會有廣告插播、每年播映的內容也大同小異;然而不論如何,「不管大家幾歲,所有人就是靜靜地坐在一塊看著這檔節目,這是一個世代的瑞典人看了 50年的節目」。
4成瑞典人都在看
史戴爾絕不是誇大其詞,根據《The Local Sweden》報導,2017年大約有 380萬名觀眾在收看這檔節目,相當於全國 40%的人口。
究竟,這種傳統活動是怎麼來的呢?
從「我們所有人」到「唐老鴨和牠的快樂夥伴」
整個節目是源自 1958年12月的美國迪士尼特別節目《從我們所有人到你們所有人》(From All of Us to All of You),在節目中,主持人會安排幾個迪士尼介於 1930到 1960年代的動畫短片,並在片尾擺一個即將上映的迪士尼電影片段作為結束。
當這檔節目在 1959年12月來到瑞典時,負責在瑞典發行迪士尼漫畫周刊的「唐老鴨公司」(瑞典文,Kalle Anka & C:o;英譯Donald Duck & Co)為了讓這檔節目跟自己的周刊名字相呼應,因此把節目名改成《唐老鴨和牠的快樂夥伴祝你聖誕快樂》,挑選的動畫短片也幾乎跟唐老鴨有關。
這次錯過 再等12個月
另一方面,當《唐老鴨和牠的快樂夥伴祝你聖誕快樂》在 1959年出現時,人們才剛開始擁有電視,而且一直到 1969年,瑞典還只有一台瑞典公共電視頻道、到 1987年則只有兩台瑞典公共電視頻道;因此對很多瑞典人來說,聖誕夜是他們唯一能在瑞典公共電視台看到美國卡通的機會——而且錯過了就得再等上一年。
這檔節目是如此深植人心,以致於當電視台傳出要更改播映時間、取消之類的消息時,都會引來排山倒海的電話、信件抗議。
當唐老鴨成為集體記憶的一部分
久而久之,「唐老鴨」已經不再只是那個總是在生氣、老是呱呱叫的角色,它還象徵了一部在平安夜一定會播放的迪士尼經典卡通——有些人會坐在客廳的沙發上和家人收看,等著自己最喜歡的片段出現;那些無法過節的人們也能透過餐廳、醫院的電視共享這一刻,透過這個節目,人們似乎都能把自己和這個節日給串連在一塊兒。
「唐老鴨效應」
在緊急專線中甚至有著「唐老鴨效應」的說法,根據瑞典緊急專線SOS Alarm在 2015年的統計,在該節目播出的這個小時裡,人們撥打緊急專線的次數下降了 16%。挪威電信在 2016年的資料則顯示,他們在這段期間的數據使用量下降了 29%。
我們的接線人員發現在這個小時,整個瑞典會平靜下來。
SOS Alarm公關發言人 薩德布露(Helena Söderblom)
天時地利人和的節目
回頭來看唐老鴨在瑞典平安夜的風靡程度,隆德大學的民俗學教授哈格斯特倫(Charlotte Hagström)指出,如果《唐老鴨和牠的快樂夥伴祝你聖誕快樂》是在 1970年代才開始在瑞典播映的節目「就不可能創造出這樣的成功」,她說:「這一定是要在 1960年代、在電視這個概念還很新的時候。」
重點不在節目本身
哈格斯特倫這樣講不無道理,畢竟嚴格說起來,《唐老鴨和牠的快樂夥伴祝你聖誕快樂》真的沒什麼特別之處,甚至可以說有些陳舊——但對許多瑞典人來說,一切的重點反而在你知道這一天、這一個小時,你會跟你的家人聚在一起。
「人們總是想要改變什麼、讓一切煥然一新之類的,」該節目主持人在 2008年受訪時說:「但唐老鴨是個我們很熟悉的存在,就像我們在小時候總會聽到的童話故事一樣。」
「牠替我們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裡提供了一點慰藉。」
上線時間:2019/12/24
增修時間:2019/12/25 修正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