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闖進他家後,家人再見已是屍體」歐賈旺之死引起肯亞人民抗議,「Saba Saba」民主紀念日爆警民衝突對峙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2025年7月7日,肯亞多地爆發反政府示威,造成至少31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與被捕。抗議源自對警察暴力、政府貪腐與制度性壓迫的不滿,而教師、社會評論者阿爾伯特.歐賈旺(Albert Ojwang)之死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民主紀念日「Saba Saba」當天,許多肯亞年輕人走上街頭,掀起一場挑戰體制的抗爭浪潮。

肯亞暴動 警民對峙、火焰四起

7月7日,肯亞全國爆發激烈示威,從首都奈洛比(Nairobi)擴散至全國47郡中的16郡。根據警方數據,當天共有11人死亡、52名警員受傷、567人被捕;但肯亞國家人權委員會(KNCHR)的記錄則是至少31人死亡、107人受傷、532人被捕,另有2人遭強迫失蹤。

街頭場面硝煙彈雨。奈洛比康格米(Kangemi)郊區,警方向群眾開火,一名男子中彈倒地身亡。根據BBC報導,內羅畢郊區雄鷹療養院(Eagle Nursing Home)的醫生阿隆.西庫庫 (Aron Sikuku)證實,當日接收多名槍傷患者,其中兩人死亡。警方動用實彈、橡膠子彈、催淚瓦斯與水砲強勢驅散示威者,並封鎖進入首都主要幹道,許多長途巴士與通勤者被迫滯留10公里外。大批學校與商場預警關閉,首都街道一片空蕩。

部分地區傳出搶劫與縱火事件。在梅魯郡(Meru)Makutano鎮,一座購物中心被火焰吞噬。在奧爾卡魯(Ol Kalou)與卡穆昆吉(Kamukunji)等地,示威者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警局、政府建築與交通設施受損嚴重。

更令人憂慮的是抗議現場的不明勢力。肯亞國家人權委員會(KNCHR)指出,有許多蒙面便衣人士搭乘無標記車輛出現,有違法院命令——警方在執法時須清楚識別身分。另有消息指出,一些攜帶鞭子與彎刀的暴力幫派與警方並肩行動,引發人權團體關切。在奈洛比與裂谷省(Rift Valley)的城市埃爾多雷特,這些身穿便衣、揮舞武器的人員疑似在警方縱容下行動,使民眾對政府執法的正當性產生嚴重質疑。

從反稅抗議走向制度挑戰

這場風暴並非一夕成形,而是多重社會問題的積壓結果。2023年,肯亞政府推出具爭議的稅改法案,意圖在經濟壓力下增加稅收,引發大規模抗議。儘管政府最終撤案,年輕人對政府不透明、濫權與貪腐的不滿並未消散。

2024年6月,當時總統魯托(William Ruto)政府推動稅制改革法案,因大幅調漲消費稅與基本民生稅項,引爆民怨。雖然政府隨後撤回法案,但民眾的怒火未平,反而擴大成針對警察暴力、政府腐敗與人權侵害的社會運動。今年6月,民眾為紀念反稅示威周年,再度發起抗議,全國造成至少19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並傳出多起綁架、失蹤與拷問案例。反對聲浪逐漸聚焦在對警方濫權與制度性壓迫的反彈。

這波抗議由年輕世代主導。許多年輕人透過社群平台發起自發性動員,要求政府負責與制度改革。抗議不再只是反對單一法案,而是對整體政府治理模式與民主倒退的全面改革。

點燃抗爭烈火的導火線:Albert Ojwang之死

31歲教師、社會評論者阿爾伯特.歐賈旺(Albert Ojwang)之死,被視為這場運動的轉捩點。

阿爾伯特.歐賈旺因撰寫揭露政府貪腐的文章而被當局鎖定。6月6日,歐賈旺在自己家中,被自稱為警方的人帶走,於警局短暫拘留後轉送奈洛比,家屬隨後便接獲噩耗。6月8日,歐賈旺的父親到奈洛比停屍房確認了兒子遺體。歐賈旺口鼻乾涸的血跡、頸部瘀青與身體多處創傷,與警方宣稱的「自殘致死」明顯不符。驗屍報告指出,他死於頭部外傷、頸部壓迫與身體撕裂傷,符合被毆打致死。

6月24日,肯亞檢方起訴6人(包括3名警察)謀殺罪名,所有被告均否認指控。對於是否能真正追究幕後責任,歐賈旺的家屬與社會仍深感疑慮。阿爾伯特之死在民間激起強烈憤怒。他的妻子Nevnina Onyango Omondi 在葬禮上表示:「我希望肯亞成為一個公平的國家。如果不能為阿爾伯特.歐賈旺伸張正義,那我們根本不配說自己是民主國家。」

奈洛比的社運人士 Odhiambo Ojiro 說:「阿爾伯特.歐賈旺的死,是政治統治階級傳遞給人民的訊息——你敢說話,我們就讓你消失、讓你死亡。」

「但,你不能用子彈和恐懼來和年輕人說話。」

數千人參與阿爾伯特.歐賈旺的葬禮,不只是為了一個被奪走的生命,更是為了他所象徵的公共憤怒。憤怒擴散至街頭,在葬禮前一天,歐賈旺曾被拘留的當地警局遭抗議民眾焚毀,警方撤離,警局建築被燒為灰燼。

歐賈旺之死不只是個案,更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年輕世代將歐賈旺的死視為對抗警暴與制度腐敗的號角,引爆肯亞長年累積的對警察暴力與政府腐敗的不滿。6月底,一連串針對政府的抗議再度爆發,抗議歐賈旺之死以及警方長期未受制約的暴力行為。

民主紀念日「Saba Saba」,成了民主警訊

這場抗議的爆發時點並非巧合,而是刻意選在肯亞重要的民主紀念日──「Saba Saba」日。這個詞在史瓦希里語中意為「七七」,紀念的是1990年7月7日首次要求實行多黨民主制的街頭抗爭。這場抗爭最終推動肯亞實施多黨制,並於1992年舉行首次的多黨選舉。

「Saba Saba」運動代表了肯亞人民為爭取民主自由,對抗威權統治所做出的犧牲和努力,是肯亞現代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社會運動。從此以後,每年的7月7日都成為肯亞人民紀念民主鬥爭、公民自由和政治改革的象徵性日子。

如今35年過去,許多肯亞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將這一天視為延續改革、爭取公平與正義的象徵——「Saba Saba」再度成為民眾上街抗議的時刻。只不過對手不再是獨裁者,而是一個未兌現改革承諾的民選政府。

許多年輕人認為他們又回到起點。來自基庫尤(Kikuyu)地區的45歲民眾馬蘭加(Emmanuel Maranga)說:「我們選在這個日子推動改革。我是為年輕人站出來的,我們要延續從我們父母開始的戰鬥。」

從首都奈洛比(Nairobi)到其他16個郡,抗議群眾高舉標語,譴責政府日益獨裁的作風。一名年輕抗議者姆布希亞(Dominic Mbuthia)批評總統魯托(William Ruto):「他不是一個民主的領導人,他根本不願意聆聽人民的聲音,是個獨裁者。」

這番言論反映出大多數示威者的核心訴求──政府須對濫權負責。除了財政政策備受爭議、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外,警察暴力與人權侵害成為引爆怒火的導火線。人權團體揭露,已有多位社運人士與醫療志工在先前抗議中遭綁架、拷問與失蹤。

聯合國:尊重人權與民主價值

對於肯亞暴力鎮壓示威的情況,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OHCHR)表示「深切關切」。發言人香達薩尼(Ravina Shamdasani)指出:「警方報告顯示已有至少11人死亡、52名警察受傷、567人被捕,另有財物破壞與搶劫案件。」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ürk)重申,所有涉及殺害、綁架與濫用武力的指控,必須進行「即時、獨立、透明且徹底的調查」。聯合國也表示,願意協助肯亞當局進行調查與制度改革,並強調,在民主社會中,人民擁有表達異議、自由結社與和平集會的權利,政府有責任保障,而非打壓這些基本自由。

圖克最後呼籲:

「我們期待看到的是肯亞政府選擇尊重人權與民主價值,而非重演歷史的悲劇。」

捍衛民主與自由

從反稅抗議到「Saba Saba」紀念日的全面動亂,從阿爾伯特.歐賈旺被打死,到警局被焚燬,肯亞年輕人不再願意沉默,體制性壓迫也難以掩蓋。

肯亞社會正在經歷一場跨世代、跨議題的制度性危機。年輕一代站上街頭,不只是因為不滿現狀,更是因為他們看見上一代未竟的民主夢、以及今日政府無意兌現的承諾。這場由青年引領的行動,是否會像1990年一樣成為歷史轉折點?「Saba Saba」不是為了紀念過去的民主,而是捍衛當下的自由。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