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WGA宣布將韓國導演朴贊郁(Park Chan-wook)與加拿大編劇唐·麥凱勒(Don McKellar)除名,理由是在2023年罷工期間持續為HBO影集《同情者》撰寫內容。兩人未提出上訴,直接成為被點名違規中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會員。
Park Chan-wook, Don McKellar Expelled From WGA for Breaking Strike Rules on 'The Sympathizer' https://t.co/Xoav8K3pyP
2023年,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WGA)發動148天罷工,爭取串流分潤與AI限制,並嚴禁會員進行任何編劇相關工作。2024年4月,WGA西部分會(WGAW)公開七名在罷工期間違規或違憲的會員名單,其中四人提出上訴,並指控理事會處分過重、漠視審理委員會建議,甚至違反工會憲章與聯邦勞工法。
2025年8月,WGA宣布將韓國導演朴贊郁與加拿大編劇唐·麥凱勒開除會籍,理由是在2023年罷工期間持續為HBO影集《同情者》(The Sympathizer)撰寫內容,目前兩人未提出上訴,朴贊郁的國際聲望與影響力,使他的除名成為工會歷來最受全球媒體關注的WGA違規案例之一。
好萊塢近15年來最大規模罷工
2023年的WGA罷工持續約148天,是自2007-2008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好萊塢編劇抗爭。核心訴求包括:提高串流平台時代的稿酬分潤、限制AI人工智慧在編劇流程中的使用、改善編劇的薪資與工作條件等。
罷工規定明確禁止會員進行任何編劇相關工作,包括撰寫、改寫、修訂劇本,無論製作公司是否為工會簽約方,違反者都可能面臨停權、公開譴責或永久開除會籍。
哪些行為會踩到WGA紅線?
根據罷工規則,會員在罷工期間不得有以下行為:為工會簽約公司(signatory company)或非簽約公司撰寫或修改任何劇本;執行任何與編劇工作性質相符的任務,即便以導演、製作人或顧問名義進行;拒絕配合工會的罷工規則調查等。
一旦被指控違規,案件會先由「罷工規則遵循委員會」調查,若證據充分,則送交由五名會員組成的審理委員會審理,最後由理事會決定處分。遭處分的會員有權上訴並要求全體會員投票決定是否維持處分。若多數會員支持原判,處分維持不變;若投票推翻,則依當事人提出的替代方案執行。
跨國名導朴贊郁成工會違規最高調案例
現年61歲的南韓籍朴贊郁以《原罪犯》(Oldboy,2003)和《下女的誘惑》(The Handmaiden,2016)奠定國際聲譽,並在2022年憑《分手的決心》(Decision to Leave)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目前,他的新片《無可奈何》(No Other Choice)將於本月在威尼斯影展首映。
根據WGA所述,在2023年罷工期間,朴贊郁與唐.麥凱勒持續為他們共同創作的HBO迷你影集《同情者》撰寫劇本,構成違規行為。雖工會未透露具體違規細節,但明確表示兩人未對處分提出上訴,將直接遭永久除名。
《同情者》改編自越南裔美國作家阮清越(Viet Thanh Nguyen)榮獲普立茲獎的同名小說,由A24與Rhombus Media製作,故事講述一名北越雙面間諜(Hoa Xuande飾)在西貢陷落前移居南加州後,仍暗中傳遞情報。小勞勃.道尼(Robert Downey Jr.)在劇中一人分飾多角,並於2024年獲艾美獎提名。
Park Chan-wook and Don McKellar have been expelled from the Writers Guild of America for writing on their HBO miniseries ‘THE SYMPATHIZER’ during the 2023 strike.(Source: https://t.co/IC57yNmnga) pic.twitter.com/yL7nUUx5bu
同日,WGA也宣布編劇安東尼.奇普里亞諾(Anthony Cipriano)因在罷工期間撰寫影集《最後的呼吸》(The Last Breath)而被停權至2026年5月1日,並終身不得擔任非選舉產生的工會職務。
WGA持續開罰,還有誰也遭受處分?
WGA近月來已對多起違規事件做出處分,有會員被停權、公開譴責或永久除名。對工會而言,公開違規者名單是維護集體談判籌碼的重要手段,也是在向業界釋出訊號——在罷工期間,任何形式的編劇工作都不被容忍。
自2024年起,WGAW陸續公開的多為處分名單中,包括:影集《追緝令》(Manhunt)顧問製作人朱莉.布許(Julie Bush)被停權至2026年並禁任工會職務;《Guns Up》的編導愛德華.德瑞克(Edward Drake),被指在罷工期間進行編劇工作且拒絕配合調查而遭開除。他也批評工會懲處過程缺乏正當程序;參與製作《沙利文的交叉路》(Sullivan’s Crossing)與《維琴河》(Virgin River)的羅瑪.羅斯(Roma Roth),因在加拿大為非簽約公司編劇而遭開除,對此,羅瑪.羅斯也抗議工會審理過程有「瑕疵嚴重」。
跨國共同製作的國情、工作觀、制度落差
WGA組織領導層在多份給會員的備忘錄中強調,嚴格執行罷工規則是確保會員團結、維護談判籌碼的必要手段。他們感謝志願者投入調查與審理,並形容這是「微妙但必要的工作」,目的是讓編劇履行對同儕的責任。
從2024年懲處的多個個案到2025年國際名導除名,雖然工會堅持嚴格執行罷工規定以維護集體談判籌碼,但在內部也面臨正當程序、公平性與處分透明度的爭論。對外,這是向全體會員與業界傳達罷工紀律的嚴肅信號;對內,則考驗著工會在執行紀律與維護會員信任之間的平衡。
但,此案也引發外界對跨國影視製作的討論:當非美國籍的創作者參與美國工會的項目時,是否完全理解並能遵守工會規範?在全球串流平台時代,創作團隊跨國協作已成常態,但勞動規範卻仍以當地工會制度為準,這對國際創作者來說是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