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通過重啟核電廠計畫

福島核災在全球引起的共通話題之一,就是核電廠的存廢,受到核災首當其衝的日本,反核的聲浪未曾間斷,但經濟上的發展卻仍需要核電的支援,日本政府在許多反對聲浪中,仍通過了要重啟核電廠的政策,日相安倍晉三就稱「核能是日本最重要的能源來源」。
 
 

 
文章插圖
《德國之聲》、BBC整理報導,日本政府通過讓核電廠復工的決定,這項決定也等於是推翻了前一任政府原本讓核能電廠逐步退役的計畫。根據最新的決定,1/3的核電廠將會復工,目前日本境內的核電廠都處在空轉的狀態。
 
這項計畫就發生在福島災民回到輻射隔離區的家之後,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茂木敏充(Toshimitsu Motegi)就表示:「我們的目標是找出最實際、實用和均衡的能源方案來」
 
推翻前政府的措施
以新的復工計畫來看,日本政府一方面會重啟符合嚴格規範的核電廠,另方面也會盡可能減低境內對核能的依賴性。儘管計畫中沒有談到未來的能源使用如何分配,但他們保證會增加對再生能源的使用比重。
 
在此之前,日本前任政府是由民主黨所帶領,當時民主黨政府在福島核災後曾決定要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核電廠的使用;在核災發生前,日本有30%的能源來自核電廠供應。直到2012年現任首相安倍晉三接掌政府,他與其所屬的自民黨與前一任政府作法不同,力推復甦核電廠,安倍就曾花費數個月說服法官支持他的決定。




 
文章插圖
今年311大地震紀念日時,紐約街頭出現抗議核能的民眾

無情天災以及無奈的人禍
日本311大地震也稱為「東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根據維基百科資料,2011當年3月11日,當地時間14時46分,日本東北外海發生規模9.0大地震(台灣九二一大地震規模為7.3)。
 
由於震度強烈,大地震發生後甚至引起最高達40公尺高海嘯,這是日本二戰後傷亡最慘重的自然災害,更是日本有紀錄以來規模最大的地震;更可怕的是,因地震引起的火災和核能輻射外洩事故,導致大規模的地方機能癱瘓和經濟活動停止,東北地方部份城市遭受毀滅性破壞。傷亡人數統計上,截至2013年5月10日,確認死亡人數為15,883人;失蹤通報2,676人;傷者累計24,703人。
 
過去報導中談到,大地震發生當時,日本福島的核電廠因為地震與海嘯侵襲受損,導致核能爐心熔毀、並造成輻射釋出,10萬居民必須撤出家園,日本境內的50座反應爐也隨後接連被關閉,但為了避免主要大城如京都、大阪等地出現缺電危機,仍有2座核電廠在稍後重啟。

令人無奈的是,核災發生的原因不只天災,其中一個因素來自管理公司的懈怠,2012年10月出爐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東京電力公司TEPCO就承認,災難發生前,他們因為害怕嚴謹的災害評估會招來社會的輿論,進一步讓核電廠關閉,於是,他們為了躲避可能的抗爭和訴訟,在核電廠的災害評估上未盡到全面評估的責任。



 
文章插圖
今年4月1日時,福島的民眾終於能回到闊別3年的家


 
文章插圖
寫有「核能已經夠多了」的告示牌

符合規範更花錢
日本政府表示,「復工」的核電廠必須是核能監督機構(Nuclear Supervisory Authority)認可的發電廠,有兩座發電廠預計在今年夏天會開始運作。
 
之前報導中談到,日本在2013年7月18正式出爐的新版核能發電規範中,曾提及要設置獨立監測核能機構、建造更高牆面避免海嘯的侵襲、增加冷卻系統的備用電源、並在控管中心加重防震結構、並禁止活動斷層帶上的核電廠重啟等等,當時因為規範相當多,就讓人好奇日本境內是否有核電廠能符合這些限制。

當時日本的《朝日新聞》就提到,日本境內16座未受損的核電廠無法通過新的安全規範,此外,為了要達到新的規範,他們要花上更多時間以及金錢來加強核電廠的「升級」作業。
  
儘管日本民調中大部分民眾多反對核能,但這對福島核災之後的任一場選舉卻都未形成影響,這是因為自民黨帶領的新政府團隊所拋出的新能源計畫,滿足了大眾對經濟成長的願望。
 

沒地方可蓋
除了復工之外,這份新的能源政策也允許日本興建新的核能發電廠,日本政府會先決定境內有多少能源必須是依靠核能發電產生。然而,分析師對興建新核電廠的可能性感到懷疑,因為民眾不會想讓自己的家園附近有核能發電廠,這樣一來,新建核電廠的地址就得選在已經有核電廠的位置上。
 
幾年之後,日本的能源市場將會呈現自由化競爭的趨勢,這會讓興建新核電廠變得昂貴,同時,那些除役之後的核電廠的未來又該如何處理成了問題。


發電所請求重啟
2013年夏天時,日本曾有8家發電所請求核能監督機構重啟48座核電廠中的17座,另有14座核電廠則常常是日本政界中不斷爭議的對象;以福島2號發電廠來說,多數日本人都不願意見到它重啟;而位在日本中部的濱岡核電廠,因為位置鄰近人口稠密區外加位在地震帶上,在前政府的要求下於2011年5月13日起停止運轉。餘下的17座核電廠,因為重啟必須再加上的修整費太高將不會復工。
 
日本政府無法能說明未來能源的混用計畫為何,至於核能在日本發電量上的比重,分析師多懷疑是否真會超過10%,這樣的比重也無法讓核能成為「主要」發電來源,日本仍必須進口昂貴的化石燃料來發電,火力發電的方式就佔了日本80%的發電量來源。然而,日本政府仍繼續進行把放射性元素鈾和鈦重製為發電原料的行動,他們已淘汰境內的文殊(Monju)實驗爐,把當地改為減少核廢料的研究地點。
 
編註:文殊反應爐就位在日本茨城縣和福井縣兩地,是一種快中子增值反應爐。


 
文章插圖
鳥瞰日本東北的六所村,此區建有核燃料再處理工廠,也設有核廢料儲存場

核廢料何去何從
位在日本青森縣六所村的「核燃料再處理設施」(六ヶ所村核燃料再処理施設)在延宕多時後,預計會在今年秋天開始運作,此處本是日本政府發展自給自足核燃料計畫的重要地,但要重新再製鈾和鈽金屬就需要快速滋生反應器,今年1月曾訪台的自民黨反核議員河野太郎(Taro Kono)就談到:「這項政策(指再製核燃料)沒有甚麼道理,因為現在達不到再製的需求」,他也表示,日本的鄰國像是中國,也會質疑為什麼日本會想要自行產出鈽金屬。(編註:鈽不只可用來當做燃料也能製造核武。)
 

再生能源有難度
目前,安倍晉三對再生能源似乎沒有太大興趣,與他們同一陣線的日本「公明黨」 (the Buddhist New Komeito Party) 則要求將「綠能」當作未來目標,過去選舉中,公明黨就曾提出會在2030年時,讓再生能源的占比在不算入水力發電下達到30%(包含水力發電則佔35%)。
 
日本政府現階段的新能源計畫中,只談到綠能的佔比會比過去提出的還多。回顧先前,日本政府曾談到會把綠能在2030年前達到20%,這大約是15年前目標的一倍。
 
日本境內的綠色能源分布來看,目前有1.6%來自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生質能源發電,其他8.4%則是由水力發電提供。這些低佔比正顯示出,日本想快速讓當地能源切換到再生能源是有難度的。
 

編註:對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
01 “Japan reverses its withdrawal from nuclear power
02 “Japan approves energy plan backing nuclear power

 
延伸閱讀:《日本核電廠再啟 安倍堅持復甦經濟的必要手段
德國民眾對再生能源起疑
日本311大地震三周年 路透社記者走訪災民心聲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