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大聲公的就是贏家,網路世界的沉默螺旋力量更強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

網路應該有賦權的力量,讓社會多元意見共處的烏托邦,但事實上,網路造成的其實是反效果。美國研究發現,社群媒體不只殺死多元意見,且降低政治事務參與度,沉默螺旋效應在網路世界更加顯著,且規律使用社群網路的人更不願意在現實生活中表達反對意見。


 
文章插圖
Photo credit: FaceMePLS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與羅格斯大學研究表示,若感覺自己的意見和多數人相左時,使用社群媒體的人會找到其他涉入政治的方法,但計畫主持人 Keith N. Hampton 認為,實際參與和審慎思考是不一樣的事,人們不願意表達意見,也不願意在其他網站上曝光,這是民主政治不願意看到的現象。

很多人覺得網路世界應該不會發生沉默螺旋現象才對,但研究人員發現,網路反映現實世界,且網路還加重了這種分化。人們更容易在網路上閱讀認同的新聞和意見,且人們甚至沒有選擇的機會,有些社群網站會將其他人的訊息自動送到你的眼前。

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會敏銳地迎合別人的支持,不斷地讀取線索去評斷別人是否同意自己,活躍的社群媒體使用者收集更多這樣的線索,像是狀態更新,別人分享的新聞故事和照片,如果自己意見跟別人不同,久而久之會變成更不想發言。



 

文章插圖
研究人員以史諾登事件調查網路沉默螺旋效應,因為這起事件在美國有明顯的意見分歧,他們發現,人們對於爭議事件,他們會在現實生活中與家人或朋友討論,但大部分的人說他們不會在 Facebook 和 Twitter上講,除非是覺得社群上的朋友站在同一邊,或是對這議題感到非講不可的人才會在社群上發言。

另外,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更喜歡在 Facebook 上發言,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傾向在 Facebook 上保持沉默,但他們會與家人或朋友討論。

同時研究也發現,人們主要是從電視和廣播上接收相關新聞,比較不會把 Facebook 和 Twitter 當做新聞來源。研究人員強調由於只針對一件新聞議題做調查,所以研究發現不見得能廣泛適用在每一個議題上。但其實你瀏覽一下自己的 Facebook 的確會發現,關於政治議題上的多數聲音的確很強勢,沉默螺旋效應確實比現實社會還要嚴重。


原始報導:How Social Media Silences Debate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 科技新報 TechNews------

科技新報 TechNews 
由多位喜好並擅長各種科技知識的朋友共同創立的「科技新報」。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網站連結:http://technews.tw/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