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可可組織的統計負責人勞倫特‧比比頓(Laurent Pipitone)表示,從 2013 年 10 月開始,可可豆的使用量將開始超過原本可可豆的年產量,而這將導致可可價格飆漲 15%,到 3,200 美元一英噸,目前可可市場的需求已經遠超過供給,去年整體市場需求短少達 70,000 公噸。
根據 Mars .Inc (著名產品為士力架巧克力)與 Barry Callebaut 兩間巧克力製造商表示,到 2020 年可可可能會短少至 100 萬噸,是 2013 年的 14 倍,甚至到 2030 可能短少 200 萬噸。
可可豆短缺的原因
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巨大的巧克力缺口,主要是來自於亞太地區的銷售,目前整個亞太地區佔有全世界二分之一的人口,卻只占全世界巧克力市場的 10%。雖然中國在過去十年來的巧克力銷售額已經成長了一倍,不過中國人均所消耗的巧克力約 200 克,還不達西歐(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市場)的百分之五,因此評論中國本身還很有潛力,要趕上西歐的市場並非遙不可及。
另一方面黑巧克力(純度較高)的需求增加也是一個原因,傳統的巧克力棒平均純度約為 10%,但黑巧克力的純度通常都達 70% 以上,這樣的高純度巧克力產品,也是快速消耗巧克力產量的原因之一。
或許有些人認為提高產量是可行的,但氣候變化造成的問題則讓提高產量難以實現,西非占全世界巧克力的 70% 產量,但其中產量最高的象牙海岸(Ivory Coast)跟迦納(Ghana),也受到乾旱襲擊,讓這些地區的可可產量大幅減少;另外被稱為黑斑病(Frosty Pod)的菌害也威脅可可豆的生存,根據國際可可組織估計,黑斑病已經讓全球可可產量銳減了 30% 到 40%。這些原因也讓農民決定放棄較難種植的可可豆,轉而投入類似玉米等更容易種植的經濟作物。
上述的這些原因,讓可可的價格漲幅從 2012 年開始已經超過 60%,也因此許多巧克力製造商都開始調整售價,賀喜(Hershey)開了漲價的第一槍,而其他廠商也旋即跟著調漲價格以應付上漲的成本。
想盡辦法提振產量
下降的產量讓人擔心,雀巢在象牙海岸發送數以百萬計的可可苗以面對產量的危機,中非一個新的團隊則在培育一種全新的可可樹 CCN51,該品種可以抵抗叢枝病,並號稱比傳統可可樹增加七倍的產量,但味道卻沒辦法讓人滿意,評論者稱 CCN51 的味道就像是「酸性的汙垢」,已因此許多巧克力商都拒絕使用 CCN51。
而哥斯大黎加的農民何塞‧葛拉爾多‧拉米雷茲(Jose Gerardo Ramirez)則正在嘗試中美洲農業研究機構所改良的新品種,最終找出了代號為 R-1、R-4、R-6 的三種可可樹,根據該組織表示,這些可可樹可以抵抗黑斑病,讓可可豆產量可以穩定提升,同時也擁有絕佳風味,拉米雷茲則評估在幾年內,他預計每公頃可以收穫 1,500 公斤可可豆──是哥斯大黎加目前每公頃平均產量的七倍之多。
身為全世界可可豆最大產量的地區,象牙海岸也不會坐以待斃,該地區也在嘗試種植被稱為「奔馳 Mercedez」的新品種,不過經過四次調整種植後,味道還不能算是合格。而在嘗試抵抗可可豆的傳染病沒有實際成效後,非洲的可可豆種植業開始求助於外援。在南美洲設立九間實驗室,專門教導可可種植業者提高產量的加州 TCHO 巧克力公司也於 2013 年在非洲開設第一間實驗室,並利用 Skype 教導當地農夫用更好的方式種植可可樹。
缺乏巧克力的世界?
巧克力是個極為有利可圖的產業,2014 年全球巧克力銷售額可能達到 1170 億美金之譜,算是個天價數字,而且亞洲在消費巧克力的潛力上還沒有完全發揮,也因此前述 2020 年可能可可豆缺口達 200 萬噸的數字,應該也已經將未來所成長的數據加入一起計算的結果。也因此各大廠商應該還是會想盡辦法填補缺口,畢竟能夠先填上這個可可豆缺口的人,將會優先賺取更大量的利益。
如果可可豆的產量問題沒辦法在短期內改善,首先看到的將會是包括 M&M’s 等平價巧克力的價格不斷調漲、摩卡咖啡的愛好者也會哭泣、而黑巧克力的產品也會越來越少。接著就是西歐人民的悲鳴、還有日本上班族與學生的哀號──因為他們再也沒辦法在情人節送大塊的巧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