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增多 德國湧排外潮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林琳(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許多德國人以「非我族類」看待移民和他們的下一代。對德國而言,移民政策和族群融合策略,一直都不是容易的課題。歷史的包袱讓德國人多半諱言族群問題,但是,現實的發展卻讓人不能不正視。

文章插圖

2014年12月8日在德勒斯登的「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Pegida)集會,參與群眾超過萬人,而同時在現場向右派極端主義嗆聲的集會也有近萬人參加。多位政界人士對於德國社會浮上檯面的排外氣氛感到憂心。

德國政府一再強調對外來人口的包容和族群融合,可是,到底德國有沒有可能成為民族大熔爐?這類大規模的集會讓外界擔心,政治學者也指出,德國社會對於難民、移民和非我族類的接納程度仍需要深入探討。

文章插圖

反伊斯蘭化集會 挑動排外情結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最近公佈的資料,在德國具有移民背景的人口約有1,650萬人,佔總人口20.5%,而且這1,650萬人當中,有三分之一是出生在德國的移民家庭第二代或是第三代,有二分之一以上已擁有德國護照。

雖然如此,許多觀念保守的世代在地德國人還是以「非我族類」看待過去半個世紀從世界各地來到德國的移民和他們的下一代。媒體上關於「德國成為熱門移民目的地」、「持德國護照伊斯蘭狂熱份子到敘利亞加入聖戰士行列」,以及「安置大批難民令邦政府傷腦筋」的新聞也挑動許多原本對移民有疑懼、不歡迎難民,更擔心基督教傳承被破壞的民眾,潛藏在內心深處對外來人的反感。

文章插圖

10月中旬在德勒斯登發動的週一Pegida集會只有不過千人參與。11月的幾個週一,參加民眾一次比一次多,而且在其他城市也有右派人士發動同質的集會,包括在卡塞(Kassel)的「卡塞抵制伊斯蘭化」(Kagida)、在烏茲堡的(Wuerzbug)的Wuegida、在波昂(Bonn)的Bogida和在杜塞道夫(Duesseldorf)的Duegida。12月的週一集會,參加群眾竟突破萬人。

就在12月8日德勒斯登萬人集會反伊斯蘭化的三天後,在紐倫堡(Nuremberg)附近小村佛拉(Vorra)有一棟準備用來安置難民的建築遭到緃火,而且建築物上還出現仇外的文字及當年的納粹黨標誌。多位社會學者指出,不能排除 Pegida集會氣勢愈來愈盛,因而透露出的排外氣息對於極端份子有鼓勵作用。

文章插圖

難民日益增多 當局安置民怨起

2013年大約有12萬7,000外國人向德國政府提出難民庇護申請,今年人數更多,估計會達到20萬人。這些提出申請等待審查的難民散居德國各地,因為不能就業,地方政府必須照顧他們的生活。

事實上,地方政府要提供住處都有困難。以柏林為例,有些難民無處可居,就在公園和空地搭帳蓬,引發嚴重民怨。最近邦政府計劃在比較偏遠地帶建貨櫃屋,容納日益增多的難民,就遭到當地民眾一再集會抗議。

文章插圖

難民是社會的最弱勢,其實他們應該不至於是「抵制西方伊斯蘭化」民眾的對象。不過,在德勒斯登的Pegida集會出現的一些極端排外言論已經不分移民還是難民,也不只是反對伊斯蘭化,而是對於所有「非我族類」的排斥。

德國政治學者、在德國警察大學任教的傑許柯(Hans-Gert Jaschke)分析,申請庇護者、移民和經濟難民是很複雜的問題。德國主政者應該有明確的移民政策。

他也指出,在德勒斯登Pegida集會的上萬民眾,多數並不是右派極端人士,而是保守的中產階級,而這些民眾對於「非我族類」的疑慮,甚至和一些政黨的論調差別不大。

文章插圖

懼外心理助長排外 族群融合成重要課題

右派的言論對於某些德國選民也有一定的說服力。2013年春天才成立的政黨「德國的另外選擇」(Alternative fuer Deutschland),就是以維護德國人利益為主要政治訴求,在今年九月薩克森邦選舉獲得9.7%的選票。在南德巴伐利亞邦的基社黨(CSU)甚至提出應該要求移民在家裡也要講德語。

政治學者認為,抵制伊斯蘭化反映出民間的確存在的排外情緒。不過,抵制伊斯蘭化行動和不歡迎移民的現象,倒未必是只發生在德國,在荷蘭和法國右派人士的言論也很激進。

研究極右派極端思想的傑許柯認為,懷有懼外心理的民眾很容易受到排外氣氛的沾染。公民社會有責任不要讓類似Pegida集會被狹隘地定義成右派極端行動,雖然集會規模愈來愈大,參加者背景也愈來愈複雜,甚至包括以對抗伊斯蘭教薩拉菲教派(Salafisten)分子為名集結的足球流氓和新納粹份子。德國各邦的內政廳長在12月中旬特別針對最近幾個月社會上的氛圍會商對策。移民政策和族群融合策略對於德國而言,一直都不是容易的課題。歷史的包袱讓德國人多半諱言族群問題,但是,現實的發展卻讓人不能不正視。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