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霸凌他人?《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註1)就談論到霸凌者的幾項特質:
迷思一、霸凌者沒自信?
過去,我們多半認為霸凌者藉由欺負他人來獲得自信,因為他們的內心深處並不喜歡自己,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這不正確。研究指出,某些霸凌者其實自我感覺良好,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疾管局CDC曾發現,霸凌者並不一定就是過著逍遙的人生,因為有一定比例的霸凌者他們受到家暴的機率比一般人高。
迷思二、絕不寬待最有效?
1990年代開始,美國不少學校開始使用「零容忍策略」(Zero tolerance)來處理校園霸凌,也就是說,不管甚麼理由,只要對其他同學施暴就會被懲罰,或是被退學。
至今仍有不少學校採用這樣的策略,但是沒有研究可以證實「零容忍」就能降低霸凌事件,甚至有研究交叉分析後,發現零容忍策略讓霸凌欺侮的機率攀升。
嚴苛的管理看似無法遏止霸凌,但完全溫然以待也無法改善霸凌情況,美國非營利組織The Campbell Collaboration research就發現,柔性勸導或是同儕互相監督(peer mentoring)也沒辦法讓霸凌消失。
註1:《維基百科》介紹,《基督科學箴言報》名稱中包含「基督教」的字樣,但是其並不以宣傳教義為主旨,而是一份普通的面向「世俗」的報紙。
《基督科學箴言報》的新聞、評論、社論大多短小精悍,涉及內容和體裁廣泛,但是基本以嚴肅新聞為主,在國際新聞報導方面尤負盛名,一般不刊登有關暴力、色情等誨淫誨盜方面的新聞。
該報是解釋性報導手法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其對國際問題的報導和分析較為客觀中立。《基督科學箴言報》曾 7次獲得普利茲新聞獎,最近一次是在 2002年。
迷思三、網路上的霸凌最常見?
網路科技出現後,確實改變了霸凌的方式,許多孩子更因此少了能喘息的空間,因為過去孩子們受霸凌的場域多發生在校園,但現在則變得隨處可見,舉凡論壇、BBS、或是臉書等等,都是可能引發霸凌的地方。
美國犯罪防治議會在 2012年時的調查就發現,高達 43%的孩子表示他們曾在網路上受到霸凌攻擊。
不過,許多學者指出,霸凌還是會先從面對面開始,網路霸凌多半是人際衝突的延伸,學生也曾指出,親身霸凌的創傷遠比網路高得多。
迷思四、每個人都可能遭霸凌?
雖然說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遭霸凌的對象,但是研究發現,邊緣化的孩子們特別容易成為攻擊目標,例如他們可能會因為性向不同或是身體殘缺遭其他人欺侮。
哈佛大學 2012年一份研究則談到霸凌「會發生在不同的性別、年齡、國家和種族間」,另外亦有研究指出,人際網絡較薄弱的孩子容易成為攻擊目標,舉例來說,學校新生或是朋友較少的孩子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
迷思五、霸凌讓人自殺?
美國的校園槍案頻傳,不少人在媒體的播放下直接把事件想成「長期遭霸凌的孩子,某天受不了舉槍報復」的設定,但專家指出暴力事件和霸凌的關聯性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高。
另外,儘管研究發現遭霸凌的受害者會有精神病或自殺等傾向,但這並非造成青少年自殺的主因。
美國疾管局指出,美國 10到24歲的年輕人死因中,自殺就排上第三名,造成自殺的主因是:憂鬱症、酗酒以及容易取得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