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內革命 悲傷回憶變快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陳姿伶 

拉米雷斯認為,光遺傳學技術如果有一天能作用在人類上,或不必普及於一般人,而可施用於臨床上需要的患者,例如經歷過殘酷戰爭、受虐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 或焦慮、憂鬱症患者。
 

文章插圖

你因為沉湎於一段逝去、刻骨銘心的愛情而痛苦不堪嗎?又或者因目睹恐怖意外而精神上飽受困擾?如果有個機會可以讓你告別傷痛,將悲傷記憶徹底反轉為快樂回憶,你敢嘗試嗎? 

光遺傳學技術 控制回憶的喜怒哀樂

神經科學家史提夫拉米雷斯(Steve Ramirez)在以實驗鼠所做的實驗中,成功顛覆了情緒記憶。這個實驗,在1987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利根川進位於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中進行。首先必須了解的是,記憶的「事實」部分是儲存在腦中的海馬迴,它能將短期記憶強化成長期記憶, 這也是阿茲海默症首要侵襲的部位;而「情緒」記憶,則是分散在腦中的各處。

拉米雷斯認為,如果他能改變儲存情緒回憶的腦細胞,則情緒可能得以被任意反轉。他使用了結合遺傳學工程與雷射科技的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技術,首先,透過從海藻汲取而來的DNA改變老鼠的遺傳基因, 這使得牠的神經元對光具有敏感度。接著,將光纖纜線植入腦中掌控記憶的區域。在完成手術後,透過腦中的光纖就能傳送光到感光的細胞,而感光細胞則成為控制記憶的開關。首先是第一個實驗。一隻實驗鼠被放到紅色的小房間裡,並在牠腳邊施予刺激,讓牠對此房間產生危險的印象。接著,這隻老鼠再被放到藍色的小房間裡,原本開心到處探索的牠,就在拉米雷斯激化牠持有恐懼記憶的神經元時,老鼠立即被嚇得不得動彈。

第二個實驗,則是製造錯誤記憶的實驗。老鼠被放到一個紅色、安穩的房間裡。接著隔天, 將牠放到一個藍色的房間,並在牠腳邊施予恐懼的刺激,且同時啟動牠腦中關於紅色房間的記憶。再隔天,這隻老鼠又被放回平和的紅色房間時,牠卻因恐懼而動也不敢動!顯然,錯誤的記憶已成功形成。

文章插圖

不過,無論是改變記憶或移植人造記憶,都明顯牽涉到倫理問題。因為這觸碰到人們對於被洗腦的恐懼,害怕終有一天,我們對腦中的所有想法都必須開始存疑,又或者對於「我是誰」的認知產生劇烈改變。光遺傳學在研究技術上跨進了一大步, 但迄今它仍未能作用在人類醫學上。不過拉米雷斯認為,光遺傳學技術如果有一天能作用在人類上,或不必普及於一般人, 而可施用於臨床上需要的患者, 例如經歷過殘酷戰爭、受虐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者,或焦慮、憂鬱症患者。

鎂光燈記憶誤區 深刻回憶也可能有所變化

幸運的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經歷過嚴重的創傷事件,一時的害怕與恐懼也會隨著時間而淡忘,甚至隨著一次一次的回憶,加入新的資訊,而改變了當初記憶的模樣。

任教於紐約新學院(Ne w School)的心理學教授比爾赫斯特(Bill Hirst)發現,記憶並不像在石頭上刻字,而是寫在沙灘上。許多人認為,儲存記憶就像一座圖書館一樣,儲存後靜靜地等待提取。然而,事實上,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建構記憶。

有一些事件會引發人們的強烈情緒,這些事件所留下的記憶,被稱為「鎂光燈記憶」。在過去,心理學家相信鎂光燈記憶因其生動而鮮明,因此記憶了便難以忘懷,就像在腦中深深烙下一道疤痕一樣。然而,赫斯特在九一一事件發生後隔天,詢問受訪者何時何地得知九一一事件,並在一年後、三年後、十年後持續追蹤,卻發現儘管受訪者信心滿滿,但事實上他們的陳述卻一再改變。基本上,每個受訪者都能記得九一一的基本事實,但若問及他們當下的行動和感覺,卻是隨著時間而模糊。例如,一名受訪者在九一一發生隔天受訪時,提及自己在事件發生當下,在公寓裡聽見爆炸的聲響,但卻在一年後受訪時指出, 自己當時正佇立街頭,看著濃煙竄出。

赫斯特指出,若比較一天後與一年後關於「事實」的記憶, 正確度約有60%,但若是比較關於「情緒」的記憶,則只剩下40%。一名受訪者在事件發生後隔天,形容自己在街上驚慌失措,卻在十年後再回憶時,自稱當下沉穩冷靜。研究認為,近期的情緒狀態會影響你對事件的回憶,特別是關於情緒的記憶。而且,一旦你堅持某個錯誤的記憶是對的,它就正式地成為你的回憶了。


延伸閱讀:《真的不一樣 專家發現男女大腦思考不同調
《》
《》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