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嬰兒得小頭症 巴西茲卡病毒大流行

近日,巴西茲卡病毒肆虐,造成上千名新生兒罹患小頭症,讓當地居民人心惶惶,相關專家甚至建議想懷孕的婦女再等一等。

文章插圖

千名嬰兒受感染

近日,巴西發出病毒警報,要大家小心由病媒蚊傳播的茲卡病毒(Zika),該病毒已經造成巴西上千名新生兒罹患小頭症。而位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也傳出茲卡病毒的感染案例。

70多年前,科學家們首次在非洲雨林的猴子身上發現了茲卡病毒。對他們來說,茲卡病毒就像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一樣,都會造成病患罹患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小補充:讓家長憂心的小頭症

根據《維基百科》,小頭症(Microcephaly)又稱小頭畸形,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它指的是一個人的頭圍相對於其年齡與性別的平均值小三個標準差以上的狀況。小頭症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會在生命的最初幾年出現。多種的發展狀況或染色體異常都可造成小頭症。一般而言,有小頭症的人的預期壽命會減短,而大腦功能方面也很難趨於正常。

文章插圖

小心埃及斑蚊!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帶有茲卡病毒的埃及斑蚊不只在熱帶雨林蓬勃發展,在城市也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無論白天黑夜、戶外室內埃及斑蚊都可以傳播茲卡病毒。埃及斑蚊不但會傳播茲卡病毒,還會傳染黃熱病、登革熱和屈公病(chikungunya, 註)給人。染上茲卡病毒者患者通常會出現發燒、皮疹、關節痛和結膜炎,且被叮咬到發作的潛伏期約 3-12天。此外,茲卡病毒會造成新生兒罹患小頭症,影響新生兒發展甚至造成早夭。目前巴西已經發現有 29個早夭新生兒與茲卡病毒有關。

沒疫苗可對抗

目前,科學家們尚未研發出對抗茲卡病毒的疫苗,而且病人感染後也沒有對應的醫藥可以醫治。

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資料,平時做好預防是不二法門,在流行區域記得使用防蚊液。此外,因為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茲卡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茲卡病毒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以及使用紗窗紗門隔絕蚊蟲。

編註:根據《維基百科》,屈公病(Chikungunya)像登革熱一樣由病媒蚊傳播,主要傳播媒介為埃及斑蚊。人類被帶有屈公病病毒的蚊子叮咬後,便會患上屈公病。患者會持續發高燒、脫水和嚴重出疹。

「Chikungunya」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語,意指「彎腰」,因為病人關節會腫大到不得不彎腰行走。目前世上還未有防治此症的疫苗或藥,治療以減輕症狀為目的。大多數患者可以完全痊癒。

文章插圖

巴西:前所未見

面對茲卡病毒大流行,巴西衛生署在網站上寫道:「這是前所未見的狀況,在全球科學研究中也從未看過。」

專家:慢點懷孕較安全

根據統計,巴西已經有超過 2,400起新生兒感染茲卡病毒造成小頭症,而 2014年時巴西新生兒小頭症案例只有 147起。隨著疫情擴大,巴西不得不呼籲女性暫緩懷孕。

巴西小兒科傳染病專家羅洽(Angela Rocha)說:「這些(罹患小頭症)的新生兒未來一生都需要特別的照顧,造成的精神壓力令人難以想像...我們在談的是一整個被影響的嬰兒世代。」

文章插圖

跟氣候變遷有關

幾年前,根本沒什麼人聽過誰感染了茲卡病毒,但科學家發現茲卡病毒開始出現在世界上的偏遠角落。2007年,茲卡病毒影響了太平洋西部加羅林群島中的雅浦島,造成全島 11,000人有將近四分之三都被感染。2013年,位於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和其他法屬玻里尼西亞島有 28,000人染上茲卡病毒。2015年5月茲卡病毒來到巴西,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染病。

目前科學家們還找不到茲卡病毒崛起的原因,但他們認為可能跟氣候變遷有關。

力抗病毒  巴西總動員

密切關注茲卡病毒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對巴西發出警報,他們也在西非的維德角共和國、巴拿馬和宏都拉斯發現茲卡病毒。

巴西已經花了好幾個月在跟茲卡病毒奮戰,他們除了透過衛教活動,呼籲居民用防蚊液還有少待在戶外,還讓滅蚊大隊一戶戶地消滅埃及斑蚊。巴西衛生署表示,他們準備好了一車車殺幼蚊劑,全部加起來可以將 3,560個奧運規格大小的泳池灌滿。此外,他們也會派出 26萬6千名社區人員進行家訪,看看有沒有要幫忙的地方。

上線時間:2016/1/4
編修時間:2016/1/7,修正埃及斑蚊的相關資訊。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