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變成世界工廠之後
對許多美國人來說,貼有「中國製造」標籤的商品和便宜與品質差畫上等號,但愛荷華州立大學新聞和傳播學院副教授韓剛(音譯,Gang Han)表示,這樣的刻板印象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他解釋道:「人們真的很喜歡中國的產品,他們覺得像中國茶、家具或餐具都獨一無二,這些是有質感的產品,而且也帶有文化價值。」
「但是,當中國變成世界工廠,為這麼多品牌生產這麼多產品,人們改變了他們的觀點。」
這個改變,反映了消費者經驗和與中國製造產品相關媒體報導的影響。
媒體形塑中國印象
因此,韓剛決定和北京大學新媒體與網路傳播系副教授王秀麗一起合作,檢視新聞報導提到中國產品時,如何直接影響大眾對中國產品的看法,又是如何間接形塑大眾對中國的感覺。
有毒藥物、食物汙染、含鉛玩具
韓剛表示,新聞如何報導掌控了消費者對「中國製造」產品的印象好壞,通常大多數的報導都是負面的。他指出了數個有關產品安全的例子──有毒藥物、食物汙染、含鉛玩具還有關於人權在中國的擔憂以及中美貿易紛爭。隨著時間過去,這些故事影響我們如何看待這些議題。
「如果你讀了很多負面文章,這些文章就會引導你產生負面擔憂和認知,媒體可以提供沒有親自接觸過某個國家的人們某種經驗,所以他們主要從媒體上得到這些資訊。然後他們會累積這些資訊和自己使用產品的心得,兩者加起來塑造出對某個國家的樣貌。」
找大學生來看報
為了測試媒體報導和輿論的關係,研究人員要求 120名大學生讀一篇有關中國產品的報導,這篇報導來自《紐約時報》,隨後被改寫成兩個版本,一個聚焦在產品的風險,另一個聚焦在產品的好處。
不出所料 無意識下接收訊息
待學生讀完文章後,研究人員問他們對購買還有使用中國產品的想法,以及對中國這個國家的感覺。韓剛表示,他從學生的回饋中發現,學生的意見和新聞怎麼引導有很大關聯。就像韓剛預料的一樣,看聚焦在產品風險報導的大學生,比看聚焦在產品好處的大學生對中國產品抱持比較負面的看法。
韓剛說,這個現象同樣可以應用在許多議題上:「如果你看看媒體怎麼報導選舉、社會運動或國際衝突都可以得證,我們在這些報導中看到大量被編輯過的訊息,也在無意識中接收了這些訊息。」
中國廣告恐不如預期有效
因此,韓剛表示對政府和企業來說,如果他們想要改變輿論,了解消費者如何透過媒體得到對一國或產品的印象很重要。
韓剛和王秀麗建議政府或企業採取策略廣告或公關活動的方式來改變消費者印象,但這些方法可能還要更複雜得多。中國政府已經試過不同的策略,包含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投放廣告,希望可以改變美國的輿論,但這樣的努力可能不如預期有效。
國家印象有根據
「原因可能在於我們透過日常生活的經驗得到來自中國的訊息,像是使用產品或媒體報導,」韓剛接著說:「國家形象不是毫無根據的印象,國家形象是由媒體形塑,決定於媒體如何報導和該國相關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