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200年 印度華人一頁興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康世人 

這些到印度討生活的華人,原本都是抱著來異地淘金成功後,就能衣錦還鄉的想望。但八年抗戰、國共內戰等衝突不斷,本來想回鄉的華人都回不去了,有的印度華人則是回中國後感於政權專制,又想辦法再逃回加爾各答。

文章插圖

「 我雖然是印度華人,但我還是希望本地華人社群的中華文化能夠保存下來,因為我們不能忘本。」75歲的加爾各答印華文化發展協會會長鍾河芳,說出了印度華人社群,甚至是許多海外華人的心聲。

種茶刻木做皮革 經商華人扎根印度

談起華人移居印度的歷史,出生在印度的第二代華人鍾河芳顯得精神奕奕。他說,在加爾各答的華人有兩大族群,一是多數從事木雕的廣東人,另一族群是從廣東梅縣移居到此、多從事皮革業的客家人。最早到加爾各答落腳的華人,現在可追尋的線索都指向18世紀到印度做蔗糖生意的楊大釗。

文章插圖

1780年,英國政府於加爾各答經營糖廠失敗,楊大釗求見當時的英國總督,表示願意承接糖廠,而且保證成功。獲得英國總督首肯後,楊大釗返回福建召工,1782年,110名華人跟著他來到了印度加爾各答。雖然四年後因楊大釗病逝,糖廠關門,但這批跟隨他來到印度的華人,大部分就這樣留了下來。

到了19世紀,英國招募廣東人到印度種茶葉,並帶他們到阿薩姆省茶園工作。這些廣東人中有許多都是木匠,在茶園工作結束後,他們來到加爾各答以木工手藝營生,幫英國人裝潢船隻內部木結構。

這些廣東人,以及人數較少的湖北人、上海人、溫州人等在當時多集中在加爾各答的寶廣場(Bow Plaza),成為加爾各答最大的唐人街。

至於客家族群,則多從事皮革業。鍾河芳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皮革業不足以支應印度需求,選擇到加爾各答開設皮革廠,當時有兩位客家人跟英國學做皮革後,便也自行在加爾各答的塔壩(Tangra)設立皮革廠。

隨著皮革業興盛,客家人一個接一個到印度設廠,造就印度東部皮革業最高峰曾有300多家皮革廠的繁盛時期,占加爾各答皮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也讓塔壩成為加爾各答另一華人聚居地。

文章插圖

時空流轉熱絡不再 加爾各答華人漸凋零

這些到印度討生活的華人,原本都是抱著來異地淘金成功後, 就能衣錦還鄉的想望。但八年抗戰、國共內戰等衝突不斷,本來想回鄉的華人都回不去了,有的印度華人則是回中國後感於政權專制,又想辦法再逃回加爾各答。

但在加爾各答的日子也不平靜。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度政府把所有華人都視為敵人與間諜,全部抓到拉吉斯坦省(Rajasthan)集中營看管,關了五、六年才放出來。不少華人擔心再被印度政府關押,在釋放後紛紛出走,其餘回到加爾各答的華人,一切則必須重新開始。

1995年,印度政府以環保為由要求華人把皮革廠遷到郊外,並斷水電強迫關廠,再度導致華人出走,移民到美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等其他國家。加爾各答華人從鼎盛時期的一、二萬人,到目前剩下三、四千人;皮革廠也從鼎盛的300多家,到現在剩下45家。

華人人數減少及英語學校的熱門,也導致加爾各答九間華文學校陸續關閉,華人再也沒有機會在加爾各答接受華文教育。直到這幾年,因為印度與中國大陸、台灣的貿易增加,亟需華文人才,華文熱才再度在加爾各答刮起。

但即使如此,因人才與資源的缺乏,一些印度人甚至無法聘用合格的華文老師收錢開設華文班,既而教出連講話文法都不對的學生。在加爾各答興辦華文教育劉斐珠和擁有華人血統的周老虎(Abhrajit Choudhury)說, 他們現在以半義務性質在各學校推廣、教授標準華文,希望能夠讓華語華文教學正規化,但最大的困難還是缺乏華文老師。

近日代表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處前往加爾各答探視僑社的科技組組長陳和賢表示,台灣已在印度多處設立台灣教育中心推廣華文,他將會盡快聯繫, 協助解決加爾各答缺乏華文老師的窘境。


延伸閱讀:《地球幫你問印度
消失中的美國唐人街
觀光熱錢富了誰 巴西窮民嘆住不起貧民窟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