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的家庭主婦」
本周二(3),英國電視台BBC Two在社群媒體發佈了一支兩分半的諷刺喜劇片「伊斯蘭國的家庭主婦」(The Real Housewives of ISIS),描述 4名英籍穆斯林女性受到伊斯蘭國招募,並前往敘利亞過新生活的情景。
上線後立刻引發爭議
這支短片本來是為了諷刺美國實境秀《家庭主婦》跟宣傳自家的系列喜劇《令人生厭》(Revolting),在短短內幾天便獲得數千萬次的觀看次數,然而,這支影片也立刻引發爭議。
上面即為這次引起討論的影片。其中一幕是一名女性向其他聖戰士妻子展示自己的自殺炸彈背心,並問其他人對這件衣服的看法,她語帶興奮地表示:「這是老公昨天給我的驚喜!」而另一名女性則一邊打字一邊回應:「標記『噢我的天』、『聖戰士珍妮』、『西方去死吧』,再加個伊斯蘭國的表情符號。」
另外一幕則是一名妻子焦慮地說:「再過三天就是斬首日了,但我還不知道要穿什麼!」
被批評開錯玩笑
許多評論批評這支影片「讓人反感」,表示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把玩笑開在一群受伊斯蘭國虐待的族群身上。
過去《全球中央》也曾報導,伊斯蘭國會透過社群網站的虛假論述,誘惑女性前往敘利亞、伊拉克等國,加成為「聖戰士新娘」,實際上卻淪為性奴隸或計劃生育的工具,任何有反抗意圖的女性還會受到刑求甚至被殺。
忽略正在受苦的女性
一名網友便在twitter上寫到:「BBC還真的做了一個名為『伊斯蘭國的家庭主婦』的諷刺節目,雖然真正在伊斯蘭國生活的女性每天都遭受強暴、虐待。」
另一名網友則批評,BBC是試圖把人們在受苦的事實轉化成「微不足道的娛樂」。
強化刻板印象、伊斯蘭恐懼症
也有一方的批評聲浪認為,這是在已經很嚴重的伊斯蘭恐懼症(Islamophobia)上搧風點火。華威大學的學者莎樂(Sara Salem)便指出,這類節目只會更進一步地強化人們對特定族群的刻板印象。
莎樂表示:「雖然這類節目或許可以挑戰一些人對穆斯林女性的既有成見,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只會是一齣喜劇,這齣喜劇內容立基於他們本來就相信的價值觀,並進一步讓他們相信事情就是如此。」
「這部影片不僅無法改變人們的刻板印象,還被用來講述一個完全不有趣的事情。」
也有支持影片的聲音
不過這些批評也遭到回擊,有些人反應他們是穆斯林,但也不覺得這支影片有何冒犯之處,反而覺得「非常好笑」。
用喜劇讓人不怕伊斯蘭國
「我喜歡這支影片。拿伊斯蘭國開玩笑是件好事,」一名表明自己是穆斯林的網友在影片下回應到:「諷刺的重點就在把所有事情降到同一個水平,如果你可以嘲笑某件事情,你就不會怕它了。伊斯蘭國想要人們害怕他們,不要讓他們稱心如意。」
相信是言論自由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這不過是言論自由的表現,並指出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也曾在 1940年以《大獨裁者》電影諷刺了納粹主義和希特勒(Adolf Hitler)。
「如果我們覺得認為諷刺 3K黨(Ku Klux Klan)或納粹分子沒什麼,那伊斯蘭國為什麼不行?」倫敦國王學院極端主義國際研究中心的副主任馬爾(Shiraz Maher)說道:「伊斯蘭國想要被認真地看待,他們想要被認同,但是喜劇否認了這一切,還奪走了他們的光芒。」
拍片導演以諷刺劇聞名
拍攝這支短片的導演是魯賓斯坦(Jolyon Rubinstein)與普勞斯(Heydon Prowse),他們向來以尖酸幽默的方式針砭時事聞名。
過去,他們曾打扮成建築工人的模樣,告知一個支持以色列的團體,他們的居住地要被拆來當以色列領事館的擴張地,並錄下人們憤怒的言行。
想用幽默看世界
他們在接受英國當地媒體採訪時,也強調想用比較詼諧的方式揭露許多不愉快的事實,像影片中有幕是一名女子跪在地上擦地,抱怨當她嫁過來時,可沒想過是要來當僕人的。
諷刺分寸難拿捏
諷刺與冒犯的界限向來很難拿捏,一如 2015年,以諷刺漫畫聞名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報社遭恐怖攻擊時,《諷刺真的很難笑 法雜誌兇案顯示的文化問題》一文也曾引述Mic.com駐站作家的碧昂可(Dr. Marcie Bianco)的文章,指出「諷刺」這件事本來就帶有主觀性在其中,要達成諷刺效果,也得仰賴觀眾的理解程度,有些諷刺內容在當地文化都無法得到全面認同了,更別說是跨文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