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應用廣 催生全新商業模式
這樣發達的網路商業應用建立在幾個基礎上,一是第三方支付的應用,二是因為土地廣大、人口眾多,人們容易對網路交易和快遞服務產生依賴。
透過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占率第一的「支付寶」,即可繳水費、電費等,連門都不用出,比超商還便利。
根據易觀智庫數據,截至2016年6月,中國使用網上支付的用戶規模達到4.55億。2015年,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路支付業務金額達人民幣49.48兆元(約新台幣227.46兆元),年成長率100.16%。
所謂第三方支付,是由非銀行機構作為買賣雙方交易的擔保,顧客的消費金額先交給此機構,確定收到貨後,機構再將金額交給賣方,商家不用擔心收不到錢。對於無法與銀行建立信用卡支付接口的小公司甚至個人,這種機構的存在提供便捷支付平台,也催生了多樣的商業行為。
各種結合實體服務的付費App應運而生。除了線上購物、買各式票券,還有網路叫車、叫外賣等,省去實際到銀行ATM領錢的時間,也省去點餐後才發現錢用完的尷尬。
一旦「付錢」變得容易,感受不到「掏錢」的沉重感,各種花錢的管道就變多了,不僅限於實際消費。比方,有些中、高檔餐廳服務生胸前會掛上一個二維條碼牌子,如果顧客對服務滿意,可以用手機掃碼「打賞」;微信平台上也有愈來愈多文章在末尾加上「讚賞」按鈕,讀者若想肯定作者,可以自己決定為這篇文章支付多少錢。
不少生活應用軟體之所以迅速普及,是因為它們依附在中國最大的社群平台「微信」上,而微信和第三方支付平台財付通聯合推出的「微信支付」,讓社群平台上的金流成為可能。
即便是街上傳統的生鮮蔬菜雜貨店,也融入數位支付的交易模式裡。賣菜小店歡迎你用微信支付,還有小額的回饋金在電子錢包裡,鼓勵限期內再登門消費。傳統交易看重熟人交易,但數位工具容易規劃行銷活動,兩者結合可為傳統小店帶來新的客源。
金融風險指標升高 人行加大監管力度
在凡事「先發展後監管、先試點後規範」的中國,早在2000年前後就有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立。2008年到2010年間,隨著電商發展,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額連續三年成長率超過100%。
但直到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發放首批支付牌照,這才標誌著第三方支付行業獲得合法地位。此後,為防範可能的風險,監管一步步跟進,2015年底公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2016年8月又發出《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
為了控管風險,上述徵求意見稿提出,同一客戶的單個銀行帳戶或所有支付帳戶的付款交易,單日累計限額分別為人民幣5,000元和1,000元,並明確提出要從源頭控制訊息洩漏和詐欺交易風險,支付機構應提供條碼支付業務的技術安全檢測認證等。
中國第三方支付業者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展,就是他們如何收費或盈利。隨著使用支付功能的人數不斷成長,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都開始推出新規,當顧客把錢從支付平台轉到銀行卡時, 超過一定額度須付手續費。對於已對行動支付產生依賴的消費者來說,未來收費項目或比例的變化攸關荷包厚薄──哪怕是電子錢包。
延伸閱讀: 《IMF讓人民幣「入籃」 中國金改大躍進》
《不只是搖滾傳奇 大衛鮑伊「音樂債券」震撼金融界》
《到丹麥,買熱狗記得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