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成本高行醫撈回本 導致就醫費用低不了
不像歐洲各國採行大政府理念的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的美國標榜政府維持小而美、少干預並鼓勵民間主導發展,卻也導致另個棘手難題,那就是任何事業包括民生必需的油電水,甚至醫療保險,都成了買賣獲利的商品。因此,身在其中的業者與既得利益者都是獲利導向,鰥、寡、孤、獨、廢疾者得自求多福。
這是發生在週遭友人的親身經歷。他的老婆到醫院生產,出院之後先收到一筆1萬多美元的醫療費,沒多久又收到另筆1萬多美元的請款通知,合計近3萬美元;生個小孩居然要花新台幣百來萬,友人差點兒沒昏倒,仔細詢問才知道,在美國,醫院與醫生是分開收費的。
也就是說,醫生診治與醫院的設備使用是兩碼事,經過保險公司出面與醫院斡旋,最後七折八扣也還是得付1萬多美元, 可想而知,若完全自付有多傷荷包。常聽美國人開玩笑說,在美國生病是奢侈行為,還得先看有沒有本錢,沒有錢連生病都甭想。
此外,美國的醫療保險有個最特殊的情況,那也是台灣民眾無法想像的—眼科與牙科得另外投保。意思是,一般醫療保險不含眼睛和牙齒,要洗牙、拔蛀牙或找眼科醫師,都是另外投保的項目,如果沒有買眼睛與牙齒的保險,日後眼、牙有疾得求診,當然就是全額自付了。
所以,美國醫療保險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這得從「共犯結構」的角度來解釋。美國醫療保險費用昂貴與學費居高不下互為表裡,知名大學校長年薪動輒百萬美元,師資聘用也所費不貲,連帶最耗成本的醫學院收費當然十分可觀,學生多半申請貸款就學。
申請學貸就是畢業出校門,新人生就從背債開始;打算自己開診所,勢必得再貸款張羅開診所的大小事。一般估計,若學貸加上創業貸款,目標20年還完,則每年本息合計要償付6萬至7萬美元不等,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是造成醫療保險費用始終降不下來的主因之一。
歐記健保保費高 富人不願保窮人保不起
或許有人會問,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不是開辦了類似全民受惠理念的歐記健保(Obamacare)嗎?但是加入歐記健保,投保人的保費占薪資的9.5%,這個比例對於一般高收入者而言無足輕重,但是對於每小時只賺10美元的勞工等中下階層而言,仍是一筆可觀支出,況且多了歐記健保支出,原本就得支付的各項稅賦也沒減少。
再者,美國《衛生事務》(Health Affairs)期刊曾試算,年收入6萬美元(約新台幣180萬元)的家庭,就算有政府補助,若每年打算花4,980美元購買歐記健保第二級,也就是含5,000美元自付額(deductible)的「銀方案」(Silver Plan),得先支付9,980美元,相當於年收入的17%才能使用。
因此,歐記健保在美國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有錢人不願意保,但窮苦人的負擔更重了。看看鄰居加拿大,投保人的保費占月薪資9%,而且看病住院不用再額外支付其他費用,怎不教老美望而興嘆?
據《紐約時報》(NY Times)報導,估計今年美國各家醫療保險公司,將大幅調漲歐記健保的保費,平均漲幅達24%,這使得美國進一步落入貧富差距更明顯、社會階層更分裂的惡性循環。「貧窮」在美國成為「世襲」的預言,恐怕將要成真。
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弊端與病端叢生如癌症末期,已是積重難返,在太平洋彼端享受全民健保便利的台灣人,應當要知福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