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討厭的工作惹人愛一點
當來自加拿大的科技企業家威金森(Andrew Wilkinson)像往常一樣準備工作時,他覺得自己快被一大堆討厭的行程給淹沒了,像是要開一場超長會議、跟他不怎麼信任的人進行商業會談等等。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日變得可愛一點,威金森決定把先前聽過的「逆轉法」應用在自己的行程上。
用問題的反面解決它
威金森所謂的「逆轉法」是受到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商業夥伴芒格(Charlie Munge)啟發。在 2000年的投資者會議上,芒格談到人們應該透過理解問題的反面來解決問題,他說:「很多成功的人生背後都源自他們知道該避免什麼,像是一段糟糕的婚姻、或是早死。」
芒格的夥伴巴菲特也傳達出類似的意思:「芒格和我並沒有學到怎麼解決商業問題,我們只是學到了要怎麼迴避它們。」
著眼在負面效益
實際操作上,「逆轉法」就是比起著眼在怎麼最大化正面效益,更注重於盡可能地最小化負面影響。以此為標準,威金森替自己列了一張「反目標清單」,他先是寫下了最糟糕的一天會是什麼樣子:
1. 被一大堆冗長的會議淹沒
2. 一張被塞得滿滿的行程
3. 跟不喜歡甚至不信任的人應酬
4. 欠人情/失去事情的主導權
反過來說,這 4點的意思是這樣的:
1. 如果可以用email或電話解決的事情,就不要開會
2. 一件行程不要排超過 2個小時
3. 不要跟不喜歡的人談生意,就算你很難拒絕也一樣
4. 絕對不要放棄商業的主導權,也絕對不要欠有所圖的人人情
比起大哉問 放眼可以處理的事
結果威金森發現,這些「反目標」讓他的工作有了「巨大改善」,他說:「我想人們總是想幫自己設好一條道路,但是像『什麼事情會讓我感到快樂?』這種問題並沒有一定的答案,反而是理解什麼會讓你覺得痛苦意外地容易許多。」
一條朝達標更容易的路
威金森和芒格並不是唯二執行「反目標」策略的人。著有《每周工作四小時》 的作者費理斯(Tim Ferriss)也曾經推廣過「不要做清單」,他相信「理解你不應該做什麼,反而可以幫你確定該怎麼做」。
另一名「反目標」的愛好者則是澳洲墨爾本公關公司Flourish PR的創辦人賽貝拉諾(Angela Ceberano),她提到自己在處理事情時會列出「不要做、開始做、繼續做清單」的「紅綠燈法則」。
賽貝拉諾相信,適時地停止沒有生產力的活動,對達成最終目標來說很重要,因為只要排除了無關的事情,就可以建立出一條更明確的達標之路。
換個角度 把同一件事情再看一次
賓州大學的沃頓商學院教授史懷哲(Maurice Schweitzer)則認為,「反目標」其實就是讓人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思考應該要怎麼辦。
「目標能夠讓我們更專注在特定方向,驅使我們朝特定的方向行動,」史懷哲以威金森的清單為例子,指出他列出了一連串簡潔又具體的行事方針,而且每一條實際上都辦得到,史懷哲說:「反目標就是透過不一樣的方式,幫助我們重新確認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上線時間:2017/10/12
增修時間:2017/10/17 修正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