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追求開放與彈性,卻走向「辦公室農場」:淺談辦公室發展史

講到辦公室,你會先想到什麼模樣呢?是所有同事都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高隔板辦公室,還是有好處讓人煩躁的開放式辦公室呢?

文章插圖

辦公室格局有最佳解嗎?

似乎每隔一陣子,總會出現「怎麼樣的辦公室比較好」的討論,試圖在保持隱私、增加工作效率、維持職場生氣中找到平衡,當然,類似的討論也不是我們獨有。從辦公室的演變來看,打從辦公室出現後,許多人都試圖找出「辦公室最佳解」——究竟,辦公室是怎麼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樣貌呢?

文章插圖

效率至上  辦公室即工廠

在 20世紀初期,講究效率、標準化泰勒主義(Taylorism)普遍瀰漫在社會中,這時的辦公室格局就像教室一樣,每個人的辦公桌面朝同一個方向,公司老闆則擁有一個位在辦公室角落、擁有兩扇窗戶的個人辦公室,讓他可以坐在位子上監督所有人的工作情況——就像工廠裡主管監督工人的情況一樣。

文章插圖

我們來美化辦公室

一直到 1950年代末期,受到歐洲興起的社會主義影響,辦公室興起「Burolandschaft」(德文,英譯office landscaping,即辦公室美化)的風潮。

紛亂中自有條理的格局

為了鼓勵員工擁有更民主、自由的討論空間,整個辦公室變成按照部門分成不規則的區塊,每個區塊的辦公桌則依員工意願來配置,像是有些部門會把辦公桌圍成一圈、有的喜歡全部併在一起等,可以說是種「亂中有序」的配置。公司主管也會坐在一般的辦公室,讓討論事情變得更容易。

文章插圖

「開放但保有隱私空間」

然而用不了幾年,人們就發現這種配置太過吵鬧、混亂,因此在 1968年,設計師赫曼米勒(Herman Miller)便發想出「行動辦公室」(Action Office)的概念。

所謂「行動辦公室」是根據辦公室的需求使用相應的家具、辦公桌,藉此替員工隔絕出一定的隱私和寧靜,但是辦公室還是保持一定的開放空間——但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

2007年,脫口秀主持人康納(Conan)到英特爾(Intel)總部參觀,在 1:40可以看到被暱稱為「辦公室農場」的辦公室格局。

從追求彈性到辦公室農場

隨著時間經過,在空間、成本考量下,辦公室很快就變成每個人都有一個方正小空間的隔間辦公室,這種被暱稱為「辦公室農場」(Cube Farm)的格局在美國尤其普遍——如果回過頭來看,幾乎可以說人們又繞回了泰勒主義風格的辦公室格局。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

當然,就像現在開放式辦公室又開始蔚為風氣,許多人也仍專注在如何建立更舒適的辦公環境,到底「怎麼樣的辦公室比較好」,這似乎永遠不會有正確答案。

文章插圖

改格局後  互動頻率降低

今年 7月,哈佛大學的組織行為學者伯恩斯坦(Ethan Bernstein)針對人們對辦公室格局改動後的行為進行研究,發現在變成開放式辦公室後,同事間的互動頻率從 6小時降至 2小時,使用email、傳訊app來訊的頻率則分別增加了 50%、67%。

要讓大家覺得我很忙

伯恩斯坦推測到,這是因為在開放式的空間裡,同事間可以看到彼此正在做的事情,進而帶來無形的社交壓力,一名受訪者就表示,當時比起思考「我有沒有做好我的工作」,他更多時候都在想「我看起來有沒有像是很忙的樣子」。

文章插圖

但是如果太安靜的話......

另一方面,倫敦大學學院的建築教授馬爾莫特(Alexi Marmot)指出,如果是像「辦公室農場」的格局,就會出現太過安靜的問題——但辦公室越是安靜,人們交談的頻率也會隨之降低,馬爾莫特說:「人們會只待在他們的電腦前工作,他們甚至不會想待在那裡。」

除了格局,戰場多多

這一切也反映出在開放舒適和追求隱私之間,似乎擁有難以劃定的界線。當然,除了格局設計以外,辦公室的冷氣溫度、食物可不可以擺在桌上、窗簾怎麼拉、電話音量的大小怎樣才好,也是許多人提到職場會討論到的話題,不過這些就是另外的戰場啦!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