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是卡米拉(Camila Canicoba),代表利馬地區,我的數字是:過去 9 年來,我國共有 2202 宗殺害婦女的案件。」
「我的名字是茱安娜(Juana Acevedo),我的數字是:我國有 70% 以上的婦女都是街頭騷擾的受害者。」
「我的名字是路西亞娜(Luciana Fernández),我代表瓦努科市,我的數字是:13,000名女孩在我國遭受性虐待。」
「我的名字是梅麗娜(Melina Machuca),我代表卡哈馬卡地區,我的數字是:我的城市裡有 80% 以上的女性遭受暴力對待。」
「我的名字是羅米娜(Romina Lozano),代表卡拉奧,我的數字是:截至 2014 年止,共有 3114 名被販運的婦女受害者。」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各個選美小姐一一報上了不太一樣的數字。
這場選美佳麗的舉動為 #NiUnaMenos 運動的延續,#NiUnaMenos 運動主要在譴責南美洲越來越多暴力侵害婦女犯罪,今年秘魯小姐比賽前一個星期,名為「#PeruPaisdeVioladores 秘魯,充滿強姦的國度」標籤開始在 Twitter 蔓延,據聯合國統計,近半數秘魯婦女在成長歷程中,遭受嚴重的家庭暴力事件。
透過這次秘魯小姐比賽後,帶來了另個標籤熱潮—— #MisMedidasSon , 女性藉此表態自己不願再讓暴力現象蔓延,希望社會正視婦女受虐問題。
佳麗一一說出這些驚人數字,希望透過這次的比賽提醒社會重視婦女受虐問題,並產生實質的正向影響力。此項活動為前選美冠軍傑西卡(Jessica Newton)的構思,她希望藉比賽揭示秘魯婦女面對的暴力問題。傑西卡亦希望籍泳裝環節,宣揚女性有自主的穿衣選擇權,應受大眾尊重。
有人批評選美是種物化女性的行為表現,透過審視與評鑑女體的男性凝視,選出符合社會標準的選美佳麗,也有人說這是女性表態自我的一種權利象徵,透過自身有意識地展現性感與美貌,翻轉自我,達到一種社會的階級流動。
而不論選美是物化女性亦或是女體自主的說法,近日秘魯小姐的選美比賽上,我們看見參賽者如何運用自身影響力,讓選美比賽的焦點凝聚在該國婦女受虐的事實,用自己的話告訴世界:關注女性權益,比關注佳麗們的三圍更加重要。
更多女人迷精彩內容:《被摘后冠的變性皇后:為什麼我要向世界證明我是個女人?》
《為什麼我們愛《丹麥女孩》,卻不愛身邊的跨性別?》
《臥底採訪記者第一人 Nellie Bly:我裝瘋賣傻,只為記錄世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