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對立先給錢
近日,一間英國智庫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究世代不平等後,提出了個消弭世代對立的計畫,緩解千禧世代(註 1)和戰後嬰兒潮(註 2)之間的衝突,那就是給每一位年滿 25歲的青年一筆 1萬英鎊(折台幣約 41萬2,500元)的「公民遺產」(citizen’s inheritance)。
重新進行財富分配
而這筆「公民遺產」的費用要從何而來?答案在對退休人員徵更多的稅,重新進行世代財富分配,讓最需要買房、創業或接受教育的千禧世代能有經費這麼做,也能避免他們越來越仇視戰後嬰兒潮的一代。和其他世代相比,戰後嬰兒潮無論是在房產或是攢積退休金上,都比千禧世代來的有優勢。
他們建議當局藉由修改現行遺產稅規範來籌錢,預估新修稅法後可以募到將近 50億英鎊(折台幣約 2,062.5億元)。
註:千禧世代(Millennials)指的是在 1981-2000年間出生者。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則是在 1946-1965年間出生者。
「公民遺產」計畫
這項「公民遺產」計畫提出後,也讓外界將目光聚集到負責研究的智庫「決議基金會」(Resolution Foundation)身上。該基金會成立了「世代委員會」專門研究世代對立問題,成員包含曾在卡麥隆(David Cameron)政府擔任大學及科學國務大臣的保守黨政治家威立茲(David Willetts)、英國工會大會秘書長奧格雷迪(Frances O’Grady)以及英國工業聯合會總幹事費爾貝恩(Carolyn Fairbairn)。
比上一輩承擔更多風險
費爾貝恩表示,過去的社會有一種默契,年輕人照顧老人,老人幫助年輕人,然而這樣的正向循環已經被打破。她和委員會成員一起撰寫的報告中提到:「年輕一代比老一代承擔更多風險,擁有更少財產。如果我們還要遵守對私有財產民主制的承諾,那麼我們就必須修正這樣的不平衡。」
寧願追求小確幸
《衛報》在報導中提到,千禧世代應該好好利用這份研究,他們向來被描繪成浪費的享樂主義者,寧願把錢花在手沖咖啡和酪梨吐司上,也不願存錢買房。
沒有錢買房子
然而,研究發現雖然經濟在過去 15年來成長了 14%,但與上一代相比,千禧世代的可支配收入並沒有比較高。千禧世代到 30歲擁有房產的可能性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一半,他們租房的可能性是戰後嬰兒潮的四倍。
女性就業率比較高
不過,千禧世代整體就業率高於戰後嬰兒潮一代,女性就業率也比較高,性別薪資差距則比較低。
有沒有遺產差很多
此外,研究也點出了千禧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有沒有繼承祖上的遺產對千禧世代的生活水準有更大的影響,手拿祖先傳下來的遺產或父母餽贈的資源,這些金錢成長的幅度要比薪水來得快。
代間不平等阻擋社會流動
研究人員表示:「這樣的情形點出了挑戰,許多人沒有遺產可繼承,而那些有遺產可以繼承的人可能在快要退休前才拿到,而不是在要養兒育女這種最花錢的時候拿到。」
「『有沒有遺產』這件事越來越重要,代表世代差距和代間不平等相結合,從而阻止社會流動。」
幫助不大 房價依然高不可攀
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給每一個年滿 25歲的年輕人「公民遺產」越來越刻不容緩。然而,有的年輕人表示,就算有了這筆「公民遺產」,對他們在財務上的幫助也不大,畢竟學貸和房價依然高不可攀。
就像把錢往水裡丟
其他人則擔心若「公民遺產」計畫真的付諸實行,但年輕人沒有好好用就像把錢往水裡丟一樣。對此,委員會表示這筆錢只能用在教育、創業和住房上。
一個月內就花光
針對用「公民遺產」解決世代對立這項計畫,《衛報》也上街訪問了三名年輕人。
今年 29歲的葛蕾(Nikeh Gray)說:「如果沒有任何限制的話,這筆錢一個月內就會被我花完,就算有限制,這又要如何幫到我?1萬英鎊連頭期款都不夠,而且我不想要在我 30多歲前處理退休金這件事,我不會想這麼遠。」
永遠買不起房
今年 23歲的摩根(Matilda Morgan)表示:「老一輩不了解雖然基本工資收入可以讓人撐一陣子,但現在不是這樣了。我好幾年前就放棄買房了,因為我發現我永遠不可能買得起。」
這個世界虧欠他們
今年 21歲的柴爾斯(Rory Childs)則說:「千禧世代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有很多人覺得這個世界虧欠他們,因為當他們還是小孩時,這個世界承諾他們想做什麼都可以。我擔心有人拿到這 1萬英鎊後,決定當一名創業家然後把錢全部浪費掉。身為千禧世代的一員,我自己也有點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