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過信也要電話再確認
「為什麼不傳簡訊給他呢?」見我因為受訪者不接電話也不回郵件而苦惱著,印度製作人 Sapna 疑惑地問我。
「可是用簡訊提出正式訪問邀請,對方不會覺得沒有禮貌嗎?」
聽到我的回答,Sapna 噗哧笑了出來,「怎麼會呢?只要可以聯繫到對方,都是可以使用的。」
我又追加了一封簡訊,對方同樣沒有回覆。
「看看他有沒有在 WhatsApp 上吧。通常會在,就發個訊息給他。」Sapna 一副稀鬆平常的樣子,我卻心驚膽跳,害怕就此失去採訪機會。
「沒有經過對方同意加為好友,就用通訊軟體聯絡,應該會冒犯到人家吧?」
Sapna 又笑了。
在印度當記者的這六年,「如何聯絡印度人」對我來說極其重要,找不到人就什麼也沒有。如果要做個簡單總結,那就是地毯式搜索,手機、簡訊、郵件、WhatsApp、辦公室、家用電話、臉書、Twitter 多管齊下,只要能找到的聯繫方式,統統不可放過。
為什麼?難道對方不會覺得被打擾嗎?沒有問過對方,直接以通訊軟體或社群網站傳訊息,不會很失禮嗎?已經用了一個方式聯繫了,為何還需要用第二個、第三個方式呢?
「您好,可以幫我確認一下您的郵箱嗎?我剛剛發了一封郵件過去。」
「請問您的郵件主旨或寄件人資訊?啊!看到了,那我再幫您確認。」
沒錯,發了郵件要打電話確認,是聯繫印度受訪者、智庫、公司與政府機構的必要動作。不要懷疑,如果不打電話很可能就沒有收信這件事!你的郵件很容易就此石沉大海,直到你醒悟打電話給對方,他還很可能會說:「你又沒有打電話來確認。」我甚至曾遇過明明收到也看過郵件了,卻非得我打通電話過去,才真的開始處理的機構。
除了是工作方式的差異之外,某種程度或許也和印度人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關。華人世界的「見面三分情」在印度也適用,就算不真的見面,打通電話聽見聲音,也能感受到更多誠意與親近,拉近了關係就一切好辦,立刻從堆積如山的郵件被放到最上方。
此路不通就找別條路走
當然,印度人的淡定是聞名全球的,「Sab Theek Ho Jayega!」是印度人常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一切都會好起來」。每當我們著急有如熱鍋上的螞蟻,又或希望趕快把行程確定下來,以便安排其他的工作,印度人總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畢竟在印度,混亂、失序、不按照計畫進行都只是一般日常。在他們眼裡,我們才是太過大驚小怪了;我們的大事是他們的小事,我們的小事則是他們的沒事。「Sab Theek Ho Jayega!」你急的時候他不急,你不急的時候他當然就更不急了,一催再催、製造急迫感於是成了必需。要想快馬加鞭,只要一個溝通管道不通,就得趕快換到另一個管道。
「教授您好,因為您的手機不通,所以我打了您的家用電話!」
「看來妳已經很了解印度了!我的手機確實沒有訊號。」
印度落漆的基礎設施,也是需要保持多種聯繫方式的原因。我最常拜訪的新德里尼赫魯大學,地位大概就像是台灣的政治大學,然而這個以綠地森林著名的學校,總讓 4G 訊號一進校區就完全消失,師生只能仰賴室內電話與校內無線網路,而訪客就得自求多福。因此,主動用 WhatsApp、家用電話或辦公室專線聯繫受訪學者,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也不會有人問:「你有問過我可以加好友嗎?」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無論在 WeChat、WhatsApp 或 LINE 上面,很多人會發現「搖一搖加好友」,出來的都是一堆印度人。或是給了對方電話號碼,發現所有相通的通訊軟體也都被加成了好友,訊息如雪片一般飛來。這種聯繫管道與通訊軟體的隱私與界線,某種程度在印度並不存在。
回想起印度製作人 Sapna 當時的笑,我想,明明握有各種聯繫方式卻猶豫不決的我,在印度人眼裡看起來也是極度荒謬的吧!
在這樣資源與建設都仍待發展的國家,此路不通就找別條路走,哪裡有不能走的路呢?這個印度的生存之道,在聯繫通訊上也適用呢。
更多【就是要印度】精彩內容:《五大撇步秒懂印度人的「神邏輯」》
《印度男人頭上的文化密碼:叔叔的頭可是有練過的!》
《甜的炸麵線?印度家家戶戶必備點心:Feni》
延伸閱讀:《讓死對頭學生互當筆友 印度、巴基斯坦交流計畫被腰斬》
《印度第一家IKEA被擠爆 店家:我們真的天天開,別急》
《打破填鴨教育風氣 印度德里推出「快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