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笑的眼睛不一定真開心 破解「杜鄉的微笑」
過去,我們會說要看一個人臉上的笑容是否真的發自內心,那麼就要看眼睛,好好觀察笑意有沒有到達眼底。然而,根據最新研究,就算眼睛帶笑也不一定代表心裡真的開心。

如果光看眼睛,你看得出畫面中人物的情緒嗎?
Photo: FUMIGRAPHIK_Photographist
法國神經學家杜鄉(右)和助手正在研究人類的臉部肌肉。
Photo: Wikimedia Commons發自內心的微笑
美國身體語言專家松本博士(David Matsumoto)說:「發自真心的微笑,是那種能讓肌肉牽動嘴角上揚,並且刺激眼周肌肉的微笑。」松本博士補充道,這種微笑就是「杜鄉的微笑」,足以讓看到的人感受到對方正向的情緒。
就算眼周肌肉有在動
然而,前卡內基美隆大學語言科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現在擔任坎薩斯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的吉拉德(Jeffrey Girard)有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這種牽動眼周的微笑不一定真的代表對方打從心底開心。
「我認為觀察某人的微笑,並且進一步察覺對方的正向情緒有多強烈是有可能的。但是,這遠遠比去看眼周肌肉是否有動來得複雜得多。」
當事人不一定真的開心
負責研究臉部表情的吉拉德補充道,在學界有的研究支持「杜鄉的微笑」假說,有的研究則顯示這種微笑不代表當事人真的開心。

研究人員找來 136位受試者,並且錄下他們在執行實驗室任務的表情。
Photo: Sam McGhee來做個實驗吧!
有鑑於此,吉拉德和他的同事做了一個實驗,想要了解「杜鄉的微笑」是不是能夠騙人。首先,他們召募了 136名受試者,這 136人都同意研究人員用攝影機錄下他們在完成實驗室任務時的臉部表情,這些實驗室任務專門設計來讓受試者感到有趣、尷尬、恐懼或是疼痛。
自己怎麼看?
每進行完一項任務,受試者會自評他們對各種情緒的感受有多強烈。結果發現,在受試者自評感受到正向情緒露出的笑容中,有 90%是「杜鄉的微笑」;然而,在受試者自評沒有感受到正向情緒露出的笑容中,有 80%是「杜鄉的微笑」。因此,要用杜鄉的微笑當作衡量一個人是否打從心底開心,並不是個恰當的標準。
他人怎麼看?
接下來,研究人員會把受試者在執行任務時,露出微笑的影片片段拿給扮演「裁判」的另一批受試者看,讓這批「裁判」就影片中受試者的笑容去猜測受試者的情緒有多正向。結果發現,當「裁判」看到受試者露出「杜鄉的微笑」,通常就會判斷受試者打從心底感受到正面的情緒。

有時,眼見不一定為真,端著一張笑臉的人可能並不是打從心底開心。
Photo: Sydney Sims
研究人員認為,未來或許會出現能精確判讀人類各種情緒的超級電腦。
Photo: Tengyart需要更精密觀察
在卡內基美隆大學MultiComp實驗室研發出的臉部表情監控系統中,研究人員可以更精密地去檢視觀察對象的臉部表情。舉例來說,雖然「杜鄉的微笑」主要牽動的是兩條臉部肌肉,但該系統可以同時監控 30種不一樣的臉部肌肉運動。
研究人員希望未來醫生們可以藉由這套系統評估患者的精神障礙,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控和量化心理治療的成效。
超級電腦 善於判斷人類情緒
吉拉德說:「未來我們能有套演算法,或是有台電腦像人類一樣善於判斷他人的情緒嗎?我認為是有可能的。」
「我不認為人們有任何電腦判讀不出來的超感官情緒,我們(電腦的發展)只是還沒有到那裡而已。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要記住人們不總是善於判讀別人的情緒。」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