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上的新加坡式英語 挑起星國網路論戰
你有聽過新加坡式英語嗎?近日,新加坡公車換上了用新加坡式英語標註的告示牌,引起了一場新加坡式英語到底值不值得推廣的論戰。

你有聽過新加坡式英語嗎?這種語言融合英語、閩南語、馬來語等語言,成了新加坡的文化特色。
Photo: Ricardo Sosa
圖為新加坡公車營運公司易塔通推出的新公車,車上的標語粗體字是新加坡式英語,底下則是標準英語。面對新公車上的標示,各方評價不一。
Photo: TehTarik.sg小補充: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
根據《維基百科》,「新加坡式英語」或「星式英語」是一種通用於新加坡的英語方言,主要受到英式英語影響,但最近日益受到美式英語的影響。
在新加坡式英語中,句子裡夾雜了許多新加坡當地語言,例如閩南語(當地俗稱福建話)、馬來語、華語等。新加坡式英語的文法則是以中文文法直接套用英語單字而成,是一種新加坡獨特的方言混合語。其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系詞經常被忽略,而尾語及感嘆詞則夾雜了大量漢語方言的感嘆詞,如閩南語的「咧」、粵語的「咩」、華語的「嘛」等。
舉例來說,夾雜閩南話的新加坡式英語有kia su(怕輸)、Bo hee hae ma ho (沒魚蝦也好)等。

新加坡易塔通公司推出的雙層公車,近日也開始在新加坡街頭奔馳,載著乘客探索這個國家。
Photo: Behold Our Outstanding Buses S為了吸引乘客
易塔通公司傳播主任林格倫(音譯,Glenn Lim)表示,他們故意用新加坡式英語是為了吸引乘客的注意,讓他們知道公車上的新設施。
用幽默感來看
新加玻傳播資訊政府議會委員會主席扎吉哈(Zaqy Mohamad)提到,人們得「用點幽默感」來看公車上的告示牌,「我們得為廣告宣傳留點空間」。
的確有趣 引人注意
今年 68歲的貨運經理柯芒基(音譯,Kong Mun Kit)表示,新加坡式英語告示牌的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說:「新加坡式英語是新加坡當地常用的語言,人們會花比較多的時間注意告示牌。」
南洋理工大學語言學與多元語言研究系主任譚寧寧(音譯,Tan Ying Ying)教授說,公車告示牌用新加坡英語寫很有趣,也能讓更多人注意到告示牌上的訊息。

新加坡從一個小小的港口國家變成全球貿易中心,英語是來往於新加坡的人最常用的語言之一。圖為星國地標魚尾獅雕像。
Photo: Sao Lu可能誤導觀光客
然而,也有人不認同易塔通公司的做法。
今年 34歲的設計工程師瑟羅諾(Rey Serrano)認為,這樣設計告示牌對新加坡人一點幫助都沒有,他說:「不懂新加坡式英語的遊客可能會誤解告示牌的訊息,然後留下新加坡人英語不好的印象。」
20多歲的劇場負責人維拉(Charis Vera)也說:「雖然告示牌在地化,但它可能助長不使用好英文的藉口。」
不該以新加坡式英語為傲
而一篇在《海峽時報》上以〈沒必要推廣新加坡式英語〉為標題的文章,更是在網路上引起騷動。
文章中寫到新加坡式英語是那些沒機會學好英文的人使用的語言,人們不應該忍受新加坡式英語,更不該以此為傲,反而應該盡量避免使用新加坡式英語。
新加坡人的身分認同
此文一出引起論戰,有的網友表示就連社會上傳統視為菁英且英語流利的政府官員也都會用新加坡式英語,新加坡式英語代表新加坡人的身分認同,也是新加坡的文化特色,沒必要覺得說新加坡式英語很丟人。

新加坡是個多元民族共存的社會,新加坡式英語也融合了各地方言,成了新加坡人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
Photo: Amizyo Hairie
新加坡當局推動的「說好英文運動」,利用鮮豔的圖片希望可以糾正新加坡人的英文文法。
Photo: 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說好英文運動
1999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宣布新加坡式英語「是個我們不希望在新加坡人身上看到的障礙」。隔年,當局開始推動「說好英文運動」(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鼓勵新加坡人使用標準英文,糾正國民的英文文法。
當局頻打壓 年輕人反而覺得酷
當局欲除之後快的新加坡式英語走入地下,和在新加坡同樣面對困境的中文方言不同,新加坡式英語的一大優點是可以連結不同種族和社經背景的新加坡人,而且在新加坡年輕一代的眼中,當局大肆打壓的新加坡式英語成了酷炫的象徵。
胡說新加坡式英語
2002年,谷柯林(音譯,Colin Goh)和胡恩恩(音譯,Woo Yen Yen)合力編纂的《胡說新加坡式英語辭典》(The Coxford Singlish Dictionary)狂銷超過 3萬本,新加坡式英語的地位水漲船高,中文方言也藉由和新加坡式英語融合流傳下去。

圖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他在 2012年移民入籍典禮上,鼓勵移民懂一點新加坡式英語會更容易融入新加坡社會。
路透社一開始就註定失敗
《紐約時報》報導到,這場當局對新加坡式英語的戰爭一開始就註定失敗,就連政府機構和官員都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新加坡式英語的聲勢。
當作文化特色宣傳
舉例來說,每個新加坡成年男子都需要服役,這種場合會聚集社會上各個階層的男性,而新加坡式英語就是他們最好的溝通工具。新加坡旅遊局也把新加坡式英語當作新加坡的文化特色來宣傳。
鼓勵移民懂一點
2012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李顯龍在公民入籍典禮上鼓勵移民融入社會,他說:「要是你們可以懂一點新加坡英語就更好了。」
社會菁英也會用
而所謂新加坡的社會菁英和官員也都會使用新加坡式英語,像是 2016年的當紅流行語「自己查自己」(ownself check ownself)就是新加坡式英語,出自新加坡在野黨工人黨議員畢丹星(Pritam Singh),當時他在諷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自稱清廉可以自我監督時,脫口而出了這句話。
隨著時代演進,現在新加坡公車上出現新加坡式英語,也讓使用這種語言不再是打不進主流社會的象徵。
延伸閱讀:《BBC教你怎麼快速學語言》
《新加坡不准吃口香糖的秘密》
《尋找接班人 新加坡小吃美味不消失》
參考資料:
01 Singlish signs on three-door Tower Transit bus draw praise and concern
02 Singlish used by those who “missed the opportunity to master proper English”: Some elitist on ST Forum
03 Do You Speak Singlish?
04 From Seaspeak to Singlish: celebrating other kinds of English
05 Unnecessary to promote Singlish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