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薪資不漲,研究指雇主缺乏競爭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嬿 

幾十年來,經濟學家一直不懂為何薪資不漲,國家收入從勞工口袋進入企業主的銀行帳戶。1979 年以來,經過通貨膨脹率調整的美國中等收入者的時薪只漲 3.41%,而自 2000 年初以來,勞工占國民總收入比率急劇下降,原因可能是自動化、工會組織減少,或是就業市場疲弱等,但最新一種說法是,雇主太少缺乏競爭。

文章插圖

西班牙納瓦拉大學 IESE 商學院、美國賓州大學與羅斯福研究所學者共同發表的論文指出,企業主太少並不是指太多勞工爭取太少的職缺,而是經濟學家稱之的企業主形成買方壟斷市場,由於企業主缺乏外部競爭,因而比勞工擁有更大的權力壓低薪資。

這份觀察報告提供當今反托拉斯法、最低薪資、工會等機制反思。報告指出,美國工業過去幾十年裡已鞏固市場地位,多年購併以及 Google 和 Facebook 這樣的超級企業崛起,使經濟實力集中在企業董事會少數幾個人手上,認為美國企業壟斷可能會削減勞工收入的經濟佔比。

文章插圖

研究團隊在 2010~2013 年期間,在全美不同都市和非都會區,計算從護士到會計師,電話推銷員等超過 20 多種不同職業的職缺數量,然後使用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計算市場集中度。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認為 HHI 分數為 2,500 或更高,代表市場高度集中,這項報告發現美國當地的勞動力市場 HHI 平均分高達 3,157。

報告認為,美國雇主傾向在較少競爭企業的城鎮招聘較低工資的勞工,代表企業之間缺乏競爭會抑制工資。根據計算,勞動力市場集中度從 25% 發展到 75% 的話,大都會地區的薪資會隨之下降 17%。

小城鎮的勞動力市場集中程度和對工資的影響比大城市更嚴重。各職業也有不同的趨勢,如設備機械師、法務秘書、電話推銷員和送貨司機面臨高度集中的就業市場,護士、公司推銷員和客戶服務代表的集中度最低。總體來說,美國勞動力集中化的問題看起來很普遍。

文章插圖

反對增加工資底線的經典論據是,企業主會因此減少徵聘人數。但在一個被壟斷困擾的世界裡,企業也可以人為壓低工資,因此報告認為提高最低薪資是逼雇主多付一點錢給勞工。一般經濟學家認為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工會是使企業效率低下的原因,但是在一小部分企業僱傭大部分僱員的世界裡,工會實際上是勞工制衡大企業的唯一力量。這項研究結果也突顯政府需要更仔細考慮購併對就業市場的影響。

即使這個研究還有量化數據不夠全面的問題,甚至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壟斷對經濟也有正面影響,但這是一個好問題,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向,由於我們生活在一個產業整併的時代,如果沒有足夠企業參與競爭,勞工就不能要求公平的薪酬。


延伸閱讀:《德國通過最低薪資標準 老闆:失業族更多
挪威薪水全都露 想看老闆的也沒問題
爛草莓 vs 慣老闆 我們對職場的想像只有這樣嗎?

參考資料:Why Is It So Hard for Americans to Get a Decent Raise?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