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清血鑽石汙名 De Beers開發APP來幫忙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是全球鑽石業龍頭De Beers讓人難忘的廣告Slogan。現在,主宰全球四成鑽石開採與貿易的De Beers公司決定要推出一款APP,想辦法洗清鑽石開採的負面形象,確保鑽石的開採和出口一切合法。

鑽石的炫目稀有讓它成了許多人追逐的目標,然而,在鑽石開採的背後隱藏著不少血汗故事。
路透社
圖中紅星處即為位在西非的獅子山共和國,也是這次De Beers即將試行「Gemfair」APP計畫的地方。
地球圖輯隊
在獅子山共和國,工人們正在用人工掏洗礫石的方式尋找鑽石,這種方式往往會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傷害。
路透社沒有網路也可以用
要參與「Gemfair」APP計畫的礦工必須持有執照,工作環境符合特定環境和勞動標準,不能有暴力和虐待的情事發生才夠資格參加。
首先,礦工會拿到可以秤量鑽石原石重量的電子秤,以及防止鑽石原石事後被動手腳的包包,讓他們把開採出來的原石放進包包中,然後安全地送往供應鏈的下一站。
期間,這款De Beers和DDI合作開發的APP能夠追蹤每顆原石的GPS位置,且這款APP可以離線使用,就算在沒有網路的偏遠地區也不用擔心。
不一定要賣給De Beers
而有參與「Gemfair」APP計畫的礦工不一定要把鑽石原石賣給De Beers,De Beers目前並沒有直接在獅子山共和國設有營運處。假使這個APP計畫成效不錯,De Beers也希望整合相關科技到鑽石產業區塊鍊平台正在開發的串接數據。

去年,獅子山共和國政府表示一名牧師瑪孟(Emmanuel Momoh)在獅子山共和國東方,位於科諾(Kono)區的人工開採區找到了重達 709克拉的鑽石原石,這是獅子山共和國暌違 46年,再次發現的超大鑽石。
路透社
在本月月初的倫敦蘇富比(Sotheby)拍賣會上,模特兒展示了兩顆超過 50克拉的大型鑽石。
路透社聯合國「金伯利進程」計畫
目前,國際間早已有類似確保鑽石原石開採合法的計畫,這項計畫由聯合國在 2003年啟動,名為「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得名自當初聯合國和各主要鑽石生產國開會的地點──南非的金伯利。
要有證書才能買賣
這項計畫要求各國政府、業界和社會組織一起來遏止鑽石原石的非法交易。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出口國必須為每一批出口的毛坯和半成品鑽石封裝並由出口國政府主管機關簽發金伯利進程證書,進口國政府在驗明出口國官方證書無誤後,才可以進口,藉此杜絕血鑽石在國際間流轉。
延伸閱讀:《重達709克拉 獅子山共和國發現超大鑽石》
《比毒品更賺錢 黃金成拉丁美洲血鑽石》
《一名男作家的告白:訂婚戒其實很蠢》
參考資料:
01 DeBeers rolls out app to clean up Sierra Leone diamond supply chain
02 De Beers gem traders launch app to source clean diamonds
03 De Beers Has a Clean-Up Plan for Blood Diamonds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