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進了耳朵之後去哪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MUZIK文/ MUZIK AIR編輯部 

如果不是大腦在我們顱骨下以超級複雜的方式在工作,再美好的音樂對我們都只能是充耳不聞的空氣振動而已。儘管大腦如何解析聲音進而讓我們聽到音樂,至今機轉尚未完全明朗,但目前腦神經科學已經能為我們初步指出,大腦究竟用哪裡在「做」音樂,而音樂又對大腦做了什麼。

文章插圖

大腦怎麼處理音樂?

音樂能從各種不同向度來定義,諸如音高、旋律、速度、節奏、音色等等。而人類大腦要產生聽覺,則由較低層次的察覺(detection)循序漸進到較高層次的訊息處理(processing)。

舉例來說,「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簡單旋律,並不只是七個音符,而是在空間與時間當中接續起來的聲音頻率、音量強弱與時值長短。耳朵察覺這些微妙的聲音特徵,而大腦不同的區域則負責詮釋耳朵傳遞過來的資訊。在研究大腦損傷的失樂症者(amusia,無法感受音樂)之後,科學家方能在大腦中定位出處理不同聲音向度的部位。

文章插圖

音高

音高是用來堆砌旋律的磚瓦。人類以兩側顳葉處理音高資訊,不過右腦往往更為活躍。有絕對音感的人,大腦構造也不太一樣。神經科學家愛默(Stefan Elmer)的研究就指出,絕對音感者的聽覺皮質(顳葉上處理聲音的部份)與額葉之間有著較強的連結。

速度/節拍

小腦負責處理節拍、節奏與速度的變化。小腦在日常生活中能幫助我們維持運動技巧與全身協調。研究顯示,演奏家的小腦體積會比非演奏家還大,因為演奏家需要精準的時間感與身體協調,才能好好完成演奏。

音色

音色是聲音的品質,與音量強弱無關。當我們辨認不同樂器的音色時,右腦顳葉就運轉起來了——因為音色是不同頻率泛音的疊加,所以處理音高的能力正是處理音色的能力。

情感

杏仁核是大腦當中掌管情緒,特別是引發「戰或逃」(fight-or-flight)反應的重要部位。當然,這個部位也深刻牽涉著音樂情感。

另一個被認為與音樂情感有關的部位是海馬迴。海馬迴的功能主要是儲存記憶,而強烈的記憶則與強烈的情感連接在一起,每當音樂觸動了這種回憶,情感也因此受到激發。

若想再考慮其他層次的音樂組成元素,腦部究竟是怎麼同時統整這些,目前就不得而知了。

文章插圖

音樂能讓我變聰明嗎?

大部分的人認為聽古典樂能變得更聰明,這種所謂的「莫札特效應」時常遭人誤解。1990~2000年代許多人都相信,從幼兒時期開始聽莫札特(或是普遍而言的古典樂)能大幅提升智商。

聆聽莫札特音樂時,的確可以暫時增進空間知覺與推理能力——不過大概也就僅限於此。然而莫札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在大腦這個主題上依然相當耐人尋味。研究顯示,時常聆聽這首奏鳴曲的癲癇病患,發作頻率會確實下降

就算不能讓你變聰明,音樂依然是帖良藥

音樂與大腦之間耐人尋味的連結,讓研究者們能夠更深入理解音樂可以如何應用於改善人類生活。音樂治療以腦神經科學研究作為輔助,對行為與情感疾患進行復健與治療,也能用來治些身體上的小病小痛。

音樂療法牽涉到腦部結構的知識其中一種,叫做旋律語調療法(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MIT)。這種療法為患有失語症的病患所設計,主要藉由音樂的輔助,幫助病患重新控制發聲器官,而人類處理說話的主要腦區則位在左腦。韋尼克區(Wernicke area)跟布洛卡區(Broca)區都會影響口語模式,這些部位要是有所損傷,病患就會得到失語症(aphasia)。研究顯示,將旋律語調療法整合進療程當中成效顯著,也能讓病患更快恢復口語能力。

文章插圖

以腦神經科學解析音樂對大腦影響的另一個範例則是腦神經音樂療法(Neurologic Music Therapy)。有一種被稱作節奏性聽覺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RAS)的療法時常被用來讓無法正常行走的病患重拾行走能力,不論其成因是肢體損傷、帕金森氏症、還是中風。在聆聽一組聽覺「信號」(cue)同時,病患要跟著節奏安排自己每個動作的時機,藉此快速重新掌握肌肉運動能力。

此外,一名亞利桑那州的女議員在2011年遭到槍擊,她藉由音樂治療康復的過程還登上了新聞。音樂治療師用這名議員從小就熟悉的流行歌曲輔助,恢復了她的口語能力。

不只腦神經科學家關注音樂

其他關於音樂與大腦的研究當中,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音樂心理學,這也是許多音樂療法發展的基石,同時是一個有待探勘的深邃領域。生物音樂學也關切音樂的心理面向,但更著重音樂之於人類的生物與生理面向。

動物音樂學與生態音樂學則分別檢視音樂與動物、音樂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最後,民族音樂學研究音樂的社會與文化脈絡,也包括音樂經驗的心理學與神經科學面向,因為來自不同音樂文化圈的人演奏並體驗音樂的方式,不僅在外顯的行為與反應上有不同表現,在大腦運作層次也有所不同。

音樂有各式各樣的應用方式能讓我們的每日生活變得更好;而認識大腦則是了解音樂如何改善生命的關鍵一步。不過要是在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覺得大腦疲累,不如聽首莫札特好好按摩一下大腦吧。

MUZIK logo

MUZIK

MUZIK 作為華語區最完整的古典音樂品牌,從2006年發行了第一本古典音樂專屬雜誌《MUZIK 古典樂刊》開始,陸續推出線上收聽平台、網路媒體...等產品,企圖融合創新元素,消除古典音樂的錯誤刻板印象,讓更多人喜歡上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