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安靜了,人卻糊塗了」專家警告:降噪耳機戴太久,容易恍神、聽不懂人話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黃 嬿 

現在幾乎中高階耳機都有降噪功能,愈來愈多人喜歡沉浸在無雜音音樂世界,享受只有自己與音樂獨處的空間感,但聽力學家警告,長時間使用降噪耳機,會導致大腦無法處理背景噪音,等於喪失聲音辨識力。

文章插圖

降噪耳機會影響大腦神經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聽力學家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因聽力問題求診,但檢查後發現,聽力正常,問題不是出在耳朵,而是大腦神經系統,他們罹患的是聽覺處理障礙 (APD),大腦很難處理聽到的音波。

聽力是一連串大腦認知過程,大腦會將環境電脈衝轉成聲音,然後換成單字,再轉成有意義的句子和想法。多數人都能毫不費力做到這點,但某些人將訊號轉為意義出現困難,稱為中樞聽覺處理障礙。

世界安靜了,人卻糊塗了

病患會發現很難與人交談,去工作、學校時清楚聽到指示,難適應說話快速的人或不熟悉的口音,這種狀況通常與兒童腦損傷、耳部感染或基因缺陷有關,但現在沒有以上病史的人有此症狀卻愈來愈多,尤其年輕人聽力下降中,導致專家將問題歸咎於降噪耳機流行。

媒體報導某倫敦25歲行政助理,周圍人發現他時常心不在焉,表現糊塗,最後診斷出患有這種疾病。病患說能聽到有噪音,但無法分辨噪音從哪裡來,或知道是誰說話卻無法以正常速度判斷。聽力學家認定他聽力問題,是每天戴降噪耳機五小時造成。

小心迷失在聲音的世界

聽到各種各樣聲音非常重要,等於訓練大腦決定關注哪些內容,但降噪耳機讓大腦忘記如何區分並忽略背景噪音。英國聽力學會副院長表示,

「戴著耳機只聽自己想聽的內容,等於創造假環境,大腦不需為辨識重要聲音努力。」

專家表示,人要到十幾歲後期,大腦才會發展更複雜高階的聆聽力,如果十幾歲就一直戴降噪耳機處於假世界,處理語音和噪音能力就會延遲。

可怕的是,APD 無法治癒,只能控制環境,如坐離發聲者近一點,要求人們講話慢一點、以書面文字溝通或接受語言治療

澳洲麥考瑞大學聽覺中心學術主任批評:「我們讓大型科技公司竊取收聽習慣,貨幣化再賣給我們,但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可能又產生聽力問題。」看到這篇警告,正在帶著耳機讀書、工作的年輕人,最好趕快把降噪功能關掉,免得拿下耳機後,才發現自己迷失在聲音世界了。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