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愛努族是原住民
上周,日本內閣會議批准了最新的法案(編註),成為日本政府首次承認生活在北海道的愛努人(アイヌ,Ainu,Айны Ajny,又譯為愛奴人、阿伊努人)為日本原住民族。
設立文化復興據點
新法案除了承認愛努族是日本的原住民族之外,還將位在北海道白老町的「ウポポイ民族共生象徴空間」訂為愛努文化的復興據點,並計畫在 2020東京奧運前讓「民族共生象徴空間」正式開幕。
首次編列預算
此外,為了要讓愛努文化得以傳承下去,當局簡化了愛努人在河川捕鮭魚或國有林伐木所需的相關行政程序,並在 2019年新編列 10億日圓(折台幣約 2億7,900萬元)的預算,用於補助傳承愛努文化的地方團體。
完成度達七成
擔任政府愛努政策推進會議委員、同時也是北海道愛努協會理事長的加藤忠表示,這部法案是日本首次將愛努人列為原住民族,這是將日本建構成愛努人和大和民族多元共生社會的第一步。
不過加藤忠也說到,這部法案沒有提供個別愛努人在生活上的協助,雖然一步步邁進很重要,但現階段法案的完成度大概只有七成。
編註:法案全名為《アイヌの人々の誇りが尊重される社会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施策の推進に関する法律案》
13世紀就有記載
談起愛努人,雖然目前沒有辦法追溯到愛努最早的起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但目前已知大約在 13世紀起,大和民族和愛努族在日本本州和北海道交界處,雙方就有貿易上的往來。
當時,愛努族人口分佈範圍相當於現今的日本東北地區北部,並且延伸到北海道、俄羅斯的庫頁島與千島群島。
北海道舊稱「蝦夷」
15-18世紀,來自南方的大和民族和愛努族發生一系列戰爭,直到 19世紀愛努族生活的北海道才正式成為日本的管轄範圍,並取名為「北海道」——在這之前,南方的大和民族稱愛努人為「蝦夷」,而「蝦夷人」生活的地方就叫做「蝦夷地」(えぞち)。
實施同化政策
與此同時,1899年日本明治政府以「保護」為名,頒布了《北海道旧土人保護法》,禁止愛努人維持傳統和大自然共處的生活方式,沒收愛努人土地、禁止愛努人捕魚打獵,強制規定所有愛努人都要改為日本風格的姓名,禁說愛努語改說日語,實施同化政策。
新法沒說是原住民
1997年,距離明治政府推行同化政策的一百年後,日本政府廢除《北海道旧土人保護法》頒布新法《アイヌ文化振興法》。
《アイヌ文化振興法》雖然是第一部承認日本境內存在少數民族的法律,但卻沒有寫到愛努人就是原住民族。
修法改變民眾態度
北海道大學愛努‧原住民研究中心主任常本照樹(Teruki Tsunemoto)認為,《アイヌ文化振興法》讓過去 20年來愛努文化得以復興、傳承下來,因為這部法律改變了大家對於愛努文化的態度,並鼓勵人們展現自身文化,包括說母語這件事。
從歧視到「覺得酷」
專門研究愛努文化的札幌大學本田優子教授也說,在過去大家對於愛努人的種族歧視很嚴重,讓愛努人不願承認、不敢承認自己是愛努人。但現在有越來越多人聽到愛努人或愛努文化會說「愛努酷斃了」,這對於愛努年輕人來說會覺得自己應該要以身為愛努人為傲。
本田優子指出,這些愛努年輕人雖然想將愛努文化傳承下去,但他們不會說愛努語、不懂愛努歷史,手邊也沒有相關資料,這讓愛努年輕人相當苦惱。
愛努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瀕危語言,現在在日本可能只有數十人能說一口流暢的愛努語。
愛努人數有多少?
根據北海道地方政府的統計,2013年北海道境內有 1萬6,786名愛努人,但到了 2017年只剩下 1萬3,118人。不過北海道愛努協會認為,愛努人的實際人數應該要比官方統計的還要再多,因為這份調查只針對生活在北海道境內而且個人身分認同為愛努的人,而不是調查日本全國具有愛努血統的人。
上線時間:2019/02/20
增修時間:2019/02/20 修正內文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