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難以形容?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血液檢測原型,能客觀測量疼痛嚴重程度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科技新報文/ Nana Ho 

你的痛究竟有多痛?屬於個人的疼痛體驗總是難以描述,截至目前為止,醫生在治療「疼痛」都得依賴臨床印象或患者自我報告給藥,但近期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血液測試原型,能夠透過血液中生物標誌物(biomarker)來客觀評斷患者疼痛情況,進而提供給患者更加適合的治療。

文章插圖

精神狀態可以影響疼痛的感知,反過來同樣也會受到疼痛的影響而轉變,過去研究中也發現精神疾病和疼痛「共病」的情況十分常見,因此在這項研究中,團隊也選擇追蹤了 Richard L. Roudebush VA 醫學中心數百位精神疾病患者來進行針對疼痛的研究。

而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也在血液發現了能夠反應疼痛嚴重程度的生物標誌物,就像葡萄糖之於糖尿病一樣,這些分子也讓醫生能夠評估患者是否真的疼痛,而經歷的疼痛程度又有多嚴重,進而以客觀、可量化的方式提供治療。

長久以來,疼痛都是一種主觀感受,言語或肢體語言的描述都難以確實傳遞當事人體驗,能夠對疼痛進行客觀測量將是舉足輕重的大事。研究作者之一、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 Alexander Niculescu 表示,其實團隊展開研究的契機只是一個牽強的想法,希望找到更適合方式來應對和治療那些因疼痛受苦的人。

Niculescu 指出,過去病沒有客觀的衡量方式來評斷患者疼痛的真實性以及嚴重程度,在沒有更好選擇之下,醫生在一些案例只能提供鴉片類藥物止痛,但現在人們也逐漸發現這造成一個巨大的鴉片類藥物氾濫(opioid epidemic)問題。

文章插圖

隨著這種情況在許多地區蔓延,醫生必須找到更負責任的方法為需要的患者提供藥物,「我們需要鴉片類藥物的替代品,我們需要以精確的方式治療人們,而我們開發的檢測方式將讓我們能這樣做。」

除了提供客觀的疼痛測量,團隊開發的血液測試也可以幫助醫生尋找潛在的治療方案,透過處方數據庫將疼痛生物標誌物與其中編目的藥物和複方(compound)互相匹配,患者將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方式。

Niculescu 解釋,生物標記物就像一個指紋,在與數據庫內藥物尋找匹配後,便能夠找出能使標記正常化的最好治療方法,而通常最佳解都是非鴉片類藥物或複方。

「在生物標記協助下,我們發現一些已經被用了十年的化合物是應對一些物質最好的藥物。我們已經能夠將生物標誌和現有藥物、複方相匹配,這將減少或甚至消除使用鴉片類藥物的需要。」

文章插圖

除此之外,團隊發現生物標誌物不僅可以和治療的藥物相匹配,也可以用來預測患者未來是否有可能出現疼痛,進而協助確定患者是否表現慢性病的症狀。

這項研究為疼痛的精準醫學治療打開了大門。Niculescu 指出,不論是任何疾病領域,目標都是讓患者能獲得正確的藥物,藉以帶來許多好處與很小的傷害,通過精準醫學,醫生將能針對特定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多選擇,同時緩解導致當前鴉片類藥物流行的困境。

團隊未來將持續進行相關研究,並努力將方法更為個人化及並轉向臨床運用。Niculescu 認為這項研究將會是一個開始,隨著研究持續,未來或許有機會對全世界醫生如何治療疼痛產生重大影響。「這是許多研究人員的目標,以及尋找疼痛生物標誌物的夢想」。

這項研究已經刊載於《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

科技新報 logo

科技新報

科技新報是一群對資訊科技、能源、半導體、行動運算、網際網路、醫療、生物科技有高度熱忱與興趣的產業與新媒體人士,共同組成的時代新媒體,以產出有觀點與特色的原創文章為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