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巨神兵。聽到這三個字,我知道各位腦海中可能會很快地冒出諸多不同的形象,比如說宮崎駿《風之谷》裏頭那個整部戲都在鋪陳、引來四方爭搶爾虞我詐,號稱史上最強最後卻出場不到三十秒就灰飛煙滅的人類最終兵器。
然而,我在敲下這個字的剎那,心領神會的卻不是那片瀰漫著毒霧、盤踞著王蟲的腐海,並且,我假設在座正聽我胡言亂語的諸位,其實與我有著一樣或至少差不多的童年,那麼第一個浮現心頭的,應該便會是這位大德:
オベリスクの巨神兵が証明写真と呼ばれてたの好き pic.twitter.com/i3BarGAk1k
— ねこび (@neco0413x2) 3 May 2019
《遊戲王》裡頭海馬瀨人短暫持有的三幻神「オベリスクの巨神兵」(中譯:歐貝利斯克的巨神兵)。
大家不妨看看上頭的那張遊戲王卡,真正有意思的是「巨神兵」這個詞的前綴。當然不是「の」,而是前面那一串完全看不懂的日文。
小時候不懂,還特別拿著遊戲王卡去問那時的日本友人以及日本友人的媽,「オベリスク」在日文裏頭有什麼意思,只記得友人與媽唸出來之後,歪著頭說他也不懂,大概就是音譯,沒什麼特別的意思。直到後來,看到了這張巨神兵的英文名稱「THE GOD OF OBELISK」,這才有了種茅塞頓開的感覺。「オベリスク」便是「Obelisk」的音譯,說的就是方尖碑。
在此,我們暫且不去追究「オベリスクの巨神兵」跟上圖這張巴黎協和廣場上的方尖碑本人長得是否相似,畢竟巨神兵本人生得再如何英勇威武怒目橫眉、上頭那張鑽卡再怎麼稀有昂貴,都無法得其本尊神韻之萬一。當然,於我而言,方尖碑本身也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乘載於其上的文字與符號,以及蘊藉其中的深刻文化意涵。
目前世界各地矗立著的方尖碑,大部分都是由於英、法兩國的侵略而流落異鄉,協和廣場這座便是戰利品,羅馬街頭隨處可見的也是。然而方尖碑原始的目的與作用,相較之下則強悍生猛得多。
在埃及,方尖碑約莫從古王國時期的晚期、中王國時期開始出現,而在新王國時期大量地被製造與樹立,原因在於古埃及文明在新王國時期,無論是國力或是疆域,都是空前的廣袤與強盛。其中便體現了方尖碑這種看似沒什麼用處、其實也真的沒什麼用處的建築,最為重要的作用,便是宣揚埃及的強盛與法老的英勇。換成我們現在熟悉的存在,其實就是紀念碑、紀念館,或是宣導廣告一類的物事。
是以在新王國初期,尤其是拉美西斯二世不斷向外擴張與侵略的那段日子,用以記載其戰勝敵國與處理眾多戰俘的故事,便以方尖碑的形式,留存在埃及的各地。所以我才會說,方尖碑本身其實不那麼重要,因為上頭所記載的訊息與故事,其實遠比方尖碑這個人造物本身,更耐人尋味與值得鑽研,因為這是最直接可見的文字與圖像紀錄。(此處所說的古王國、中王國與新王國,是埃及學中用以區分埃及歷史分期的術語,我之後會詳細說明。)
與建築相關的細節以及歷史故事,留待之後再來細說,簡單地介紹一下方尖碑之後,姑且在此打住,因為接下來,容我稍微細緻地說明,古埃及文字的系統與概念。
話說從頭,其實一直到現在,對古埃及文字的認識雖然有一定的深入,但埃及學家依舊不能夠拍著胸脯保證能夠完全破譯,畢竟古埃及文字除了存在著許多不同的型態之外,在十九世紀之前,完全無人知曉,甚至在埃及當地,都已經沒什麼人認識這種語言與文字了。
原因便在於,古埃及從新王國晚期開始,在經過亞歷山大帝國的侵略後,原本的皇室便被希臘的血脈取代,就像上篇文章所提到的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Era),還有大家最熟知的埃及艷后(Cleopatra VII),便是徹頭徹尾的希臘人。托勒密王朝帶著埃及走向凱薩、走向滅亡之後,又是羅馬帝國的統治,羅馬帝國之後則是阿拉伯人,直到現在,埃及都是伊斯蘭文化在北部非洲的重要根據地。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文化滲透與摩滅,即便有跡可循,也都是模糊不清的線索。
直到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年(1799),英國、法國於埃及交戰,法國戰敗投降之後,埃及便歸英國管轄(所以舊版的神鬼傳奇,男主角Brandon Fisher的身份設定才會是英國的駐軍),在移交所有文物的時候,出現了一塊極其重要的石碑:羅賽塔石碑(Rosetta Stone)。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沒辦法,篇幅實在太有限,一方面怕我寫得太過癮收不住交不了稿,一方面也擔心寫得太多大家讀不下去嫌我囉唆,所以眼下就先勾勒出背景氛圍,讓各位腦中先有個大致的印象,下篇文章,便來與各位說說古埃及的文字系統與其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