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白雪公主的墓碑
近日,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班貝格市(Bamberg)的教區博物館展出了一項很不一樣的展品,那就是一面大理石製成的墓碑。墓碑上的名字是一名 18世紀的貴族女子,相傳她就是《白雪公主》這個家喻戶曉童話故事的原型。
「超級可愛的女孩」
這名女子名為瑪麗亞(Maria Sophia von Erthal),她在美因河畔洛爾(Lohr am Main)的一座城堡中長大。美因河畔洛爾是一座被森林環繞的中古世紀小鎮,在這裡長大的瑪麗亞在家族紀事中被形容成一名「超級可愛的女孩」,且對於窮人盡心盡力、古道熱腸。
母親過世,父親再娶
然而,瑪麗亞的母親在她少女時期過世,她的父親再娶了一位來自Swabian Venningen王朝的霸氣寡婦。在成為瑪麗亞的繼母後,這名寡婦三番兩次地想要放逐瑪麗亞,並且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更上層樓。
一生未婚 在修道院過世
瑪麗亞繼母的詭計似乎有效,因為瑪麗亞一生並沒有結婚,隨著她的年紀漸長,最後她搬到了離城堡 60英里的班貝格修道院居住。1796年,雙眼全盲的瑪麗亞壽終正寢,享壽 71歲。
Museum discovers gravestone of 18th century 'Snow White inspiration' https://t.co/w908Oo88IO via @MailOnline
— Cultrd.In (@Cultrd_In) August 6, 2019
來到教區博物館
1804年,瑪麗亞長眠的教堂墓地遭到破壞,她的墓碑也跟著下落不明。直到最近,這塊墓碑才被找到並修復完畢,捐給了班貝格市的教區博物館。
為了噱頭而作?
教區博物館館長坎普坎斯(Holger Kempkens)表示,他認為外界將瑪麗亞視為白雪公主的原型有點為了噱頭而作,但是,對於住在美因河畔洛爾的居民來說,他們對自己來自「白雪公主小鎮」這件事可嚴肅得很。
格林兄弟就住不遠
美因河畔洛爾的居民表示,在 1812年推出《白雪公主》童話的格林兄弟(Brothers Grimm),他們就住在離當地 50英里外的地方,很難沒有聽過瑪麗亞的故事。
教區博物館館長坎普坎斯不諱言,瑪麗亞的人生是《白雪公主》的故事核心。坎普坎斯館長說:「在 19世紀初葉,瑪麗亞的故事廣為人知」、「格林兄弟把他們從當地人那邊聽到的故事編纂成書。」
瑪麗亞 VS 白雪公主
格林兄弟的童話讓瑪麗亞聲名大噪,更別提華特迪士尼在 1937年推出的卡通,更是讓大家對《白雪公主》印象深刻,潛心考證的學者也發現,瑪麗亞的故事和白雪公主的故事真的有許多雷同之處。
1980年代,住在美因河畔洛爾的歷史學家巴特茲(Karlheinz Bartels)對此作了深度的研究,他發現:
- 瑪麗亞的父親名叫菲利浦(Philipp Christoph von Erthal),他是一名貴族,他在妻子死後再娶,繼母對瑪麗亞不如對自己親生的孩子還要好。
- 美因河畔洛爾有發達的玻璃工業,也是著名的製鏡中心,瑪麗亞的父親本身就擁有一家製鏡工廠,當地一間博物館至今仍展著一面從這家製鏡工廠出產的鏡子。有的歷史學家表示,當地製作的鏡子完美無瑕,當人們攬鏡自照時就像鏡中的影像在對自己說話。而最後裝著白雪公主的玻璃棺木,對當地發達的玻璃工業來說,要製作出來並不是難事。
- 在《白雪公主》童話中,森林的可怕眾人皆知;在現實世界中,美因河畔洛爾的森林以暗藏盜匪和危險的野生動物惡名昭彰。
- 在故事中,白雪公主為了躲避獵人的毒手,跑過了七座山頭抵達了七名採礦小矮人的農舍;在美因河畔洛爾的外圍就有一座礦脈,要抵達這座現在已經不用的礦脈得跨過七座山頭。
- 在礦脈中工作的勞工不少是童工或是個子不高的男性,如此一來他們才能在狹窄底矮的通道中工作。他們會穿著斗篷保護自己,避免被落石砸傷或是被礦脈中的汙垢弄髒身體,他們就是故事中小矮人的原型。
沒有王子,也沒有毒蘋果
雖然兩相對照下,瑪麗亞的生活環境的確和白雪公主相似,但在她的人生中,沒有玻璃棺材、沒有王子、也沒有毒蘋果。
為變形的復活準備
在瑪麗亞的墓碑上,上頭刻著「基督教的高貴女英雄:她在信仰的勝利後在此休息,為變形的復活準備」。
對歷史學家來說,這塊墓碑十分重要,因為在瑪麗亞過世的那個年代,女性通常不會有自己的墓碑。
白雪公主另有其人?
除了瑪麗亞,歷史上還有其他的白雪公主原型。有一派人士認為,白雪公主應該是半傳說騎士羅恩格林(Loherangrin)的女兒,羅恩格林的故事隨後在德國作曲家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的歌劇作品《羅恩格林》中永垂不朽。
在格林兄弟成長的黑森邦(state of Hesse),有人則認為白雪公主的原型是 16世紀一名貴族的女兒瑪佳麗塔(Margaretha von Waldeck),她在父親再娶後不久就以 21歲的年紀過世。在他們的家族紀事中寫到,瑪佳麗塔是被下毒而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