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小學之墓仔埔也敢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英語島文/ Yvette 

女兒放學時,老師站在教室門口發校外教學通知單。我接過來一看,不禁啞然失笑,腦海裡響起那首葉啟田的「墓仔埔也敢去」--校外教學的地點,是Cemetery Park,倫敦公墓!

文章插圖

台灣人總是警告小孩子遠離墓園

在台灣,除了葬禮,清明掃墓和弔念親友,沒有人會沒事去墓園裡亂晃。我們的文化對死亡和鬼神的「敬」跟「懼」根深蒂固,連提及相關的話題都是禁忌。傳統觀念更是很少讓小孩接近墓地,擔心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沾染「不乾淨的東西」。

還記得我小時候最怕回屏東鄉下的外婆家。因為從大馬路轉進四合院的那一小段鄉間小路,兩旁都是墳墓。楊柳樹下墓碑歪七扭八的豎立著,隆起的土塚、墳間雜亂的的墓草,白天經過就已經很嚇人,晚上風一吹,腦海中的鬼故事都在這樣的場景中實境上演。媽媽說,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不該直視兩旁的墓塚。

可是在西方文化裡就不一樣了,墓園其實是很一般的休憩場所,有些情侶還會到墓園約會,傳說《科學怪人》的作者瑪麗雪萊就常在墓園幽會,最後跟先生互訂終身。我參觀幾個墓園後,發現一度讓我覺得恐懼的,其實是腦海中的鬼故事和自己的想像力,而不是墳墓本身。像是倫敦的高門墓園(Highgate Cemetery),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du Père-Lachaise),布拉格的舊猶太人墓園(OldJewish Cemetery)和紐約市的綠林公墓(Green-Wood Cemetery)等等,都是世界上知名的「觀光墓園」。

文章插圖

讓孩子認識墓園的歷史價值

這次女兒校外教學的地點是學校附近的Tower Hamlets Cemetery Park,從名字可以看出,它不只是「墓園」,還是「公園」。雖然不如上述的墓園舉世知名,但在倫敦的歷史上有其重要意義。

維多利亞時代之前,英國沒有大型的墓園,人死後通常依習俗葬在教堂四周(因此幾乎所有歷史悠久的教堂都被墓碑圍繞),這在人口不多的鄉間不是問題,然而在倫敦這樣一個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裡,為數不多、佔地不大的教堂墓園很快就不敷使用,加上教堂是人們生活的中心,土壤裡的屍體容易造成飲水污染和疾病傳播,因此國會修法准許民間公司在倫敦城外購買土地,前後設立七大墓園,俗稱「豪華七墓」(Magnificent Seven) – Highgate Cemetery和Tower Hamlets Cemetery就是其中之二。

文章插圖

墓園早就融入倫敦人生活

早年東倫敦這一帶是郊區,隨著城市擴張,街景改變了很多,只有墓園還保持著百年前的原貌。儘管四周圍繞著道路、民宅和學校,一般人從大馬路拐進墓園入口,不到三分鐘就幾乎聽不見車聲,置身高聳林木和濃密地衣間,讓人有身在森林的錯覺。只要天氣允許,很多人會在這裡散步遛狗,附近小學也常把此地當作自然生態課程的教室。

對住在倫敦市區的孩子而言,能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森林讓他們暫離空氣汙染,在芬多精環抱中探索大自然的奧妙,也更是難得。

文章插圖

每座墓碑雕像都在講述生命軌跡

校外教學那天,我趁著空檔去探班。從入口進去,就看到一群穿著學校反光背心的孩子們在草地上跑跑跳跳,再走近一點,發現人手一張植物的作業單,在濃密草叢與各式墓碑間穿梭。孩子們絲毫不覺得可怕,一度有個學生講起殭屍想嚇同學,老師溫和正色地說:「你覺得這是我們來這裡的目的嗎?你覺得講這樣的故事尊重先人嗎?」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雖然沒有殭屍,墓園俯拾皆是故事:歪斜擁擠的墓碑間,一雙乳白石材雕刻的手捧著一隻展翅小鳥,仔細一看,這竟然是巴納多醫生的孩子紀念碑(Dr. Barnardos’ Children)--1867年,湯瑪士巴納多(Thomas Barnardo)醫生在東倫敦的運河邊成立了襤褸學校(Ragged School),收容霍亂肆虐後留下的許多孤兒,只是在衛生與飲食條件缺乏的情況下,還是有許多孩子因病而死。這些不幸的小生命,就長眠在墓園裡,姓名和生卒年月都不可考,只有這個紀念碑,提醒後人他們曾經來過世上一遭。

那天除了女兒的班級,還有其他學校的孩子,樹林間充滿嘻笑聲,和巴納多醫生的孩子紀念碑形成強烈對比。在墓園裡,人生的起點與終點交會,孩子們雖然還不了解死亡的意義,但是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接近自然生態,學會尊重逝者,上了一堂生命的必修課--孩子純真的心中不懷恐懼,當然墓仔埔也敢去。

英語島 logo

英語島

「我們在英文裡吃過的苦,原來知識才是真正的療癒。」英語島提供一種雙語的世界觀,包含社會創新、商業、科技、文化、旅行。這本雜誌很有趣,我們也不特別教英文,但你讀了英文自然就變好。我們有「世界旅行家」、有「知識的顏色」、有「英語實驗室」、有「Debug」…,知識的滲透是不可思議、恍然大悟,會讓英文走入靈魂。英語入魂,像傳說中的拉麵口味,吸一口,一口入魂。讀英語島雜誌,終於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