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一隅的前世今生
最近,一批古生物學家跑到非洲西北部,撒哈拉地區的西緣,一個堪稱古生物學界「被遺忘的地區」進行考古研究。出土的各種化石,不僅讓他們重新認識撒哈拉地區的前世今生,更讓他們感嘆:「一億年前的撒哈拉,可說是地表上最危險的地方。」
這次,來自英國、美國、歐洲及非洲的古生物學家們組成跨國研究團隊,將焦點放在形成於白堊紀時期的「卡姆卡姆」(Kem Kem)地層。各種證據告訴古生物學家們,在一億年前,這裡曾經有過一個龐大的河流生態系,棲息著各式身形巨大的水生及陸生生物!
千萬別遇上牠們
在這份研究中,古生物學家們發現了至少三種身形龐大的掠食性恐龍的化石: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棘龍(Spinosaurus)和三角洲奔龍(Deltadromeus),其中鯊齒龍和三角洲奔龍,更是身形可長達 8公尺的大型恐龍。
根據卡內基自然史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拉曼娜(Matthew Lamanna)的說法,鯊齒龍的外型長的有點像暴龍,同樣具有短短厚厚的吻部,只是頭更小、手臂更長,每邊長著三隻手爪。
棲息在水中的棘龍辨識度也很高,前肢頗長的牠背上長著一個約 1.8公尺長的背帆,是種外觀如鱷魚般的恐龍,拉曼娜形容棘龍長的就像「鯊齒龍和鱷魚生出的邪惡小孩」。
水裡的魚和汽車一樣大
陸地上各種食肉恐龍也許令人陌生,如果有幸到水裡走一趟,可能會讓人有一點點熟悉感。
古生物學家們指出,當時河流裡棲息著許多腔棘魚(coelacanths)和肺魚(lungfish),主持這次研究的古生物學家易卜拉欣(Nizar Ibrahim)形容當時的腔棘魚就像「一台車」一樣大,此外,同樣身形龐大的尚有長達 7.6公尺的鋸鰩(sawfish)。
「以恐龍的標準而言,仍然是個奇妙的地方」
雖然對人類而言不是個太安全的地方,但從這個摩洛哥東南部的卡姆卡姆地層出土這麼多生物,仍然顯示當年此區曾是個生物資源豐富的地方。
只不過,有個謎團仍然困擾著古生物學家:本次出土的掠食性恐龍數量多過於草食性恐龍。
一般來說,生態系中的草食動物應該會多於掠食性動物,此外,掠食性動物的體型差異應該會非常大,通常只會有 1-2種主宰整個地區的大型掠食性動物。但在撒哈拉沙漠西部的卡姆卡姆地層卻不是這樣,這次古生物學家們就發現不少身形龐大的掠食動物。
易卜拉欣表示:「就算以恐龍的標準來說,仍然很奇怪。」但古生物學家們猜測,這些大型的掠食恐龍是以此地豐富、大型的魚類們為主食,才讓這個地區同時生存了如此多的大型掠食動物。
BBC Earth這支 2013年的影片呈現出棘龍捕食鋸鰩的想像畫面。不過隨著新化石出土,如今對棘龍的想像有了不少改變,像是棘龍在陸上並非以二足,而是以四足行動;尾巴的型態也不甚相同,反而更偏向槳狀,以利水棲。
化石獵人的寶地
不論是對學術研究者,或是化石獵人來說,卡姆卡姆地層都不是個太陌生的地方。至今,許多化石要不是進了學術單位的倉庫,就是成為私人收藏家的收藏,也讓科學家們始終無法以更全面的觀點,審視曾在這個地區生存過的生物。
非洲,被遺忘的大陸
從卡姆卡姆地層的證據來看,此區曾經是個大型掠食動物以及巨大魚種生存的地區。不久後,被海水淹沒,變成一片溫暖的淺海,最後一直到今天,才演變成人們印象中黃沙滾滾的撒哈拉沙漠。
因此,古生物學家易卜拉欣形容,非洲從各種面向來說,都是古生物學界裡一塊「被遺忘的大陸」,這裡的生態系絕不只是人們熟知的北美、歐洲或是其他地點的複製品,是個獨一無二的地區,這裡也提供大量證據,顯示劇烈氣候變化發生時會對生物造成的影響。
易卜拉欣認為,古生物學在此就能派上用場,幫助人們了解長期不斷流失生物多樣性會帶來怎樣的影響,有助人們摸清現正經歷的種種環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