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非,買冰啤酒比水簡單?
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買一瓶啤酒,比買到一顆乾電池還要容易。走在布吉納法索的街道上,每一攤雜貨店都有賣啤酒,礦泉水可能會買不到,或是買到沒有冰的,但啤酒一定有存貨,而且冰的不得了,甚至有些還會冰到結冰!這代表商家只要倉庫有空間,一定先進啤酒存著,而效能最強的冰箱一定會拿來冰啤酒,市場需求之大,可見一般呀!
當地的啤酒的價格也頗為親民,一瓶650ml玻璃瓶裝、冰在冰箱裡的國產啤酒,雜貨店的售價折合台幣約40到50元,如果到酒吧喝,差不多60多塊,即便以當地物價和消費水平來看,也不算是有錢人的專利。這在貧富差距很大的西非國家中,顯得難能可貴。
之所以難能可貴,是因為在西非國家,許多應該要全民普及的食物,價格卻不是人人可以負擔,比如肉類,除了湖泊可以抓到的小魚外,其他養殖類的動物都頗昂貴,吳郭魚、雞、豬、牛、羊都不是勞苦階級能每天吃到的。雖然根莖樹薯類、白米、麵包類的主食都很平價,因此大規模營養不良新聞,還不至於出現在現今的西非,但我還是想不通,在這裡購買啤酒比攝取身體所需營養來得容易的道理。
水或啤酒?西非人當然選……酒
當地的朋友解釋,吃肉是為了攝取動物性蛋白質,那麼喝啤酒,就是攝取放鬆紓壓的心情,排解生活的苦悶,也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每個人都要擁有喝啤酒的權利。我看到的情況,還真是如此,不管什麼時刻,日正當中或是三更半夜,街頭巷尾一定有人在喝啤酒,甚至有些人看起來還未成年,但當地買酒不用檢查證件,也沒人管。我們宿舍的警衛,有時在值勤時,腳邊就放著一瓶啤酒,三不五時灌一口,我們覺得這樣不妥,但他跟我們解釋生活很苦悶,需要酒精調劑身心,工作才會表現得更好,令我們瞠目結舌。
很多人會說,西非的啤酒比水還便宜。這並非事實,以布吉納法索來說,一瓶啤酒平均50元;一瓶礦泉水,平均大約60元,單價是貴一些,但是啤酒650ml,而礦泉水可是1.5公升呀。不過這只是數字的計算,在當地人的心理觀感上,礦泉水時常買到常溫加上淡而無味,喝了根本無法解憂享樂,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繁複的製造技術,就像水龍頭的水居然還要花錢買。但啤酒就不一樣了,不但具有跟礦泉水一樣的解渴功能,更多了風味、消暑和紓壓的效果,花一樣的錢當然要選啤酒。因此每次我買礦泉水時,都會被當地朋友嘲笑。
與當地朋友聚會時,可以見識他們到底有多需要「啤酒」,平時省吃儉用的人,一旦坐下來也時常會喝個兩瓶以上。他們不會乾杯,但會大口啜飲、暢快享受、消磨時光。撇開健康因素不談,啤酒的確具有社交的附加價值,邀朋友小酌,絕對可以增進與當地友人的交情,算是一種當地文化,一種非洲的生活情調吧。
其實西非也有「在地國民啤酒」
正因如此,西非各國便投入發展自己的國民啤酒,甚至一個國家有兩、三家不同品牌的釀酒廠,反觀其他輕工業都沒有如此蓬勃。許多國家沒有沙拉油製造工廠或布料工廠,便全部以進口替代,但一定會有自己的啤酒工廠,布吉納法索有Brakina和Sobbra,象牙海岸則有Ivoire和Bock,迦納有Club……等,不勝枚舉。除了當地製造的國民啤酒外,還買得到各式各樣的進口啤酒。
既然啤酒代表社交生活,那麼酒吧就成了重要的社交場所。西非啤酒喝起來的味道,如果不是啤酒專家,可能感覺不出明顯差異。但是西非酒吧跟其他地方比起來,差別可大了!最明顯的是——全天候營業,雖說不是24小時營業,但從白天到半夜,只要街上有人的時刻,酒吧都是開著門的。這代表不論何時,你都可以坐下來喝杯啤酒,跟同事談公事、跟朋友小聚都適合,跟台灣街上的咖啡店倒有些類似。
酒吧日夜的氣氛也不太相同,白天安靜,從外頭看起來,你不會想到裡面有人在喝酒;晚上的音樂是必備,喝酒外如果想隨著音樂起舞,當然非常歡迎!另外最大特色就是,座位區一定在酒吧的最深處,進到酒吧,你會先經過櫃檯,然後是廚房,有時還會經過倉庫和工作人員的辦公室,最後才到達建築物的中庭,也就是座位區。
二戰祕密組織演變而生……Maquis
本來一直不了解為何如此設計,結果一看到招牌似乎就明白了,西非的酒吧稱為「Maquis」,這個字在法文中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被德軍佔領的法國,民間組成的秘密反抗組織,這些反抗軍「Maquis」時常偷偷摸摸地集結開會,討論如何反攻納粹,開完會後各自解散,也會佯裝互相不認識,以免落入敵軍之手。
事實上,西非酒吧叫做「Maquis」的確切由來不詳,因為在二戰前似乎就有Maquis存在了,但究竟是哪裡出現第一間Maquis,目前沒有任何文獻紀載。不過有許多文化評論家,喜歡把Maquis的緣由與二戰時期的法國秘密反抗軍連結,因為現在的Maquis,的確看得到很多人是在上班時間偷溜出來喝酒,或是下班跑去跟朋友廝混,又不想被認識的人看到,就會躲在酒吧最深處,這與當時秘密組織的集會,到真有幾分相似呢!